第三十二章 动力的源头(下)
起飞,有几个像自己这么一波三折的?

  “难道是因为自己长得太帅的缘故?连老天都嫉妒了?”

  他拔出刀来,借着明晃晃的刀身照了照,越发觉得自己英姿勃发。

  “这小子咋就能这么好看呢?这都多少年了,愣是习惯不了,自己把自己掰弯是种什么操作?”

  看着自己在刀身中的倒影,又望了望眼前白茫茫的天地,一种孤寂涌上心头。

  “二郎啊!你竟然忍心弃我而去,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他与韦君奇一路打马进了长安,在朱雀大道分手告别。

  待来到布政坊门前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走进一看,这不正是那天送自己回家的小中官吗?

  他滚鞍下马,拱手道:“张公,您好些日子没来了,都来了怎么也不进家里坐坐?”

  “奴婢在此谢过君侯,今日就不必了,圣人有要事诏您,奴婢在这儿都候您半天了。”

  “什么要紧事儿?”

  “这奴婢们哪里晓得?您老去了便知。”

  对于这些耳目,何明远从来都是乐意放下架子,与之称兄道弟的,若是像高力士牛仙童这些大官,那必须得大车小车的往家里送,这样才能在危难之际,得到援助。

  他既没有王毛仲的那份功勋,也没他那么傻。

  别看这些宦官们一个个平日里和声和气的,真要阴你,那可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与其把他们推向敌对,还不如利用这份儿关系,作为固宠的根基。

  何明远在小中官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了大明宫紫宸殿。

  一进大殿,万紫千红开遍,众目睽睽之下,唯独他一个穿黑袍的人。

  参与议政的户部郎官面对笏板,阐述着自己的见解,他的语言极富乐感,洋洋洒洒,抑扬顿挫,哪里是报告,简直就是诗赋。

  他在余光中瞟见皇帝在上面招了招手,一个黑袍青年从他身边穿过,坐到了崔涤的旁边。

  殿内朝臣一个个无不白眼相加。

  只见身为朝廷政治导向的宋相公正襟危坐,微微摇头,显然他内心感到不快,却努力隐忍。

  所有人都知道,能让宋相公闭口不言的,也就这么个东西了。

  看不惯,还干不掉。

  记得刚入朝那会儿,有一个御史想给新相公一个好印象。

  下朝时当着他的面,大骂何明远就是一摊烂泥,又臭又贱,坏了朝廷风气。

  然而何明远却笑盈盈地看着他,不卑不亢地回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驳的那位御史竟然哑口无言。

  这也使得宋璟对何明远的印象就此奠定:油嘴滑舌,轻薄浮浪。

  对于朝廷里的衮衮诸公,何明远自身并没有什么错。

  贪污?满朝谁人不贪污?

  他唯一的错就是他的身份而已,虽然早已下诏洗雪,可何世仁的影子早已刻入了人们的心里,骨头里,再加上他身上的黑袍,更是令人不齿。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