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策
说还偏就是不小心发生的。

  柳七笑道:“诗书岂是一日之功,倒是三郎之事要紧的,张兄及刘兄莫如回到太学之中,寻那平日相好的,且将消息传开了去,令那班人知难而退也是好的;便是安小哥也尽该去寻旧日的朋友,说得越是人人皆知才好。”

  这话可得到了厅里众人的认同,张先他们也是吵着要马上回去通知其他人了,李清见自己地反对怕是没有什么作用了,于是也提出要一起到秦时楼去,对了,不是有人约我半夜去相国寺么,怎么把这碴给忘了呢。

  李清将那信笺拿出来给大家瞧呢,这种江湖道道柳七和张先怎么会明白,刘胖拿着那张纸看得摇头晃脑呢,这个究竟是个啥鸟呢?一直没吭声的慕容一祯出声说道:“公子但将此信交给一祯看看如何?”

  李清这才想到,可真被那些文人才子弄迷糊了,竟忘了人家慕容一祯以前是哪条道上的了,忙从刘胖手中夺过了信,交到慕容一祯手上,慕容一祯接在手上一瞧,失声道:“不想此事却惊动了他!”

  他是谁?很厉害么?为啥都不落款而是画个鸟儿在上面,这鸟儿很厉害么?

  慕容一祯肃容道:“公子且莫大意,此人身手不凡,江湖上也是成名已久,且此笺非同小可,还需谨慎待之。”

  这么厉害!要不咱把兄弟们都带上,要觉得不够,再去王德显那搬兵去。刘叔孙五地全叫上,咱几十号人还收拾不下他一个么?

  慕容一祯有些哭笑不得了,江湖人行江湖道,你当是沙场厮杀还是宏毅寺打群架啊,人家投书给你,就是依了江湖规矩。要是要打要杀,怕昨晚就取了你项上人头了,还等你调兵去杀么,人家一瞧这阵势跑了,下次对你也施暗手,你防得过来么?

  李清想想也是,那怎么办?慕容一祯道:“无妨,既依江湖规矩,待一祯夜间便去会会他,或许能说开,即便动起手来,一祯也真想见识见识这成名高人。究竟有何手段。”

  得,那我也去吧,既然人家昨晚没杀我,怕是今天也不至于要杀我,再说人家可是投书给我李清的,总不能躲起来做缩头乌龟吧。要是慕容一祯拿不下来,躲又能躲多久呢,没见人家钻门缝就进来了么。

  一祯,别掖着藏着了,把你知道地说说!这厅里可没几个人知道慕容一祯以前是干啥出身的,不过是英雄何论出身,反正现在就是咱大宋的兵马指挥使,还怕人看轻了去。

  这封信函在江湖上可是称着“血笺”。为什么叫“血笺”,可不是因为上面的文字是用朱笔写地,名称的来由还得从上面画的那个鸟说起,这个鸟可不是一般的鸟,这是在中国历代文学中屡见不鲜的角色;学名叫着布谷鸟。又叫着杜鹃,杜宇,子规等,因为在中国的传说里,他的前身是周朝末年蜀王杜宇,号望帝,死后魂魄化着杜鹃,为失国身死而悲啼不已,有着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故事,因为这鸟儿口腔及舌部都呈血红色,一张嘴鸣叫就象吐血了一般,所以传说里就说这杜鹃因为哀鸣过度而啼血;有了这样一个美丽凄婉地传说,再加上它的叫声听来也是悲切,因此文人墨客在忧伤怀远之际,常借它来抒情;有着子规啼血的传说,所以这张有代表色彩的信笺就叫做血笺。

  因为这子规鸟常常在半夜鸣叫,而这高人也是个半夜来去地人,又常在事后留下半夜子规啼的信笺,因此真名反而不显,反正也没几个人见过他,江湖上便送了个“子夜规”的美名。

  切,说了半天,原来也是个江洋大盗而已,李清斜着眼睛看了慕容一祯一眼,怪不得你知道呢,同行啊,只是你这同行不地道的很,不去偷钱而来偷窥,估计心理有些变态了,应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