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秋收
��,不过也胜在数量不少。田里有收获,这人就饿不着。
只是地瓜存不了多久!
田慧也只剩下半年多的粮食,若是不利用好这些地瓜,等到来年的时候,怕是也要饿肚子了。
钱氏家的人口多,这些地瓜吃多了烧心,这几日也就光吃地瓜了。
不过,对于俩小孙女,钱氏还是煮了白粥。杨知事的媳妇终于有了身子,去年生下了一个女娃子,粉嘟嘟的,跟知事媳妇一样,就是不笑眉眼里也带着两分笑意,讨人欢喜。
等到田慧又一日地从下山来,就见着钱氏摊了张席子放在院子里,让一一看着妹妹二二,钱氏正在切地瓜干。
秋收完了,村子里的妇人都去山上采山货了,家里头若是有小娃娃的,就会留下个老人留着管家。
“婶子,你这是在做啥呢?”田慧几人跟着阿土娘还是去了那深山的山脚下寻那俩颗栗子树。一棵树上已经被人摘了干净,可能是带着篓子或是布袋子不够,才留下了一颗栗子树。
也幸亏她们去的及时。
山上的野猪也不时地拱了人,不过在这灾年里,这些事儿都不算是事儿,早晚也要被饿死,不出入深山,家里头早晚都要没了粮!
这是个收货山货的季节。
就是家里的男子也都陪着人上山去,过了这个季节,就是想在山上觅食,那也别想有收货了。
就是深山脚下的都已经被人采了空了,只能往更深的山里去了。
特别是阿土家,分家只分得三分之一的粮。更何况他家的粮早就被卖掉了,不过那些个银子却是不分的。若不是阿土娘的娘家救济了些,还问了钱氏借了些粮,不过那都是偷偷的。若是被旁人见到了,怕是杨家村都不得安宁了。
阿土娘的娘家确实是不大好,家里只剩下了寡母和一个兄弟,还有个出嫁的姐姐。她的兄弟自小就是她带大的,对阿土娘的话是百依百顺,就是这回卖粮的事儿,也都听着阿土娘的,这一来一回,小赚了一笔。
阿土娘的兄弟也不是个心大的,赚了几十两的银子就够了,家里还存了不少粮,听说自家姐姐分家了,就偷偷地给姐姐来送粮了。
相反,阿水娘的娘家的日子有些不大好过。
阿水娘的娘家也就是有着一个杂货铺子,家里头有着十几亩地,这地又是租出去的,也只是勉强够一家人的。阿水娘在娘家也是个受重视的,当初“存粮”的消息带回去,阿水爹也跟着收了些粮,不过后来形势不见好,趁着“一两银子四石粮”也倒手小赚了一笔。
不过,现在确实得买粮吃了。因为,存粮都被卖了出去,“一两银子一石粮”的诱惑实在是不小。镇上的粮铺,若不是有衙门压着,一日只卖一个时辰的粮,当然比收进来的价格高多了。
阿水娘的娘家又不是个种田的,就是自己种都吃不上饱饭。那些个租户早就退租了……
这日子就拮据了,当初卖粮倒粮赚的银子早就开始在源源不断地流了出去。
若是这灾年再持续个一两年,怕是就要开始卖铺子了。
阿水娘没敢把自家娘家的情况跟杨家人说,只得自己放在心里暗暗着急。
就是里正家的妇人,也都上山跟着人一道儿采些山货补贴家里,这谁家能有法子啊!
今日太阳也快落山了,田慧等人才刚刚�
只是地瓜存不了多久!
田慧也只剩下半年多的粮食,若是不利用好这些地瓜,等到来年的时候,怕是也要饿肚子了。
钱氏家的人口多,这些地瓜吃多了烧心,这几日也就光吃地瓜了。
不过,对于俩小孙女,钱氏还是煮了白粥。杨知事的媳妇终于有了身子,去年生下了一个女娃子,粉嘟嘟的,跟知事媳妇一样,就是不笑眉眼里也带着两分笑意,讨人欢喜。
等到田慧又一日地从下山来,就见着钱氏摊了张席子放在院子里,让一一看着妹妹二二,钱氏正在切地瓜干。
秋收完了,村子里的妇人都去山上采山货了,家里头若是有小娃娃的,就会留下个老人留着管家。
“婶子,你这是在做啥呢?”田慧几人跟着阿土娘还是去了那深山的山脚下寻那俩颗栗子树。一棵树上已经被人摘了干净,可能是带着篓子或是布袋子不够,才留下了一颗栗子树。
也幸亏她们去的及时。
山上的野猪也不时地拱了人,不过在这灾年里,这些事儿都不算是事儿,早晚也要被饿死,不出入深山,家里头早晚都要没了粮!
这是个收货山货的季节。
就是家里的男子也都陪着人上山去,过了这个季节,就是想在山上觅食,那也别想有收货了。
就是深山脚下的都已经被人采了空了,只能往更深的山里去了。
特别是阿土家,分家只分得三分之一的粮。更何况他家的粮早就被卖掉了,不过那些个银子却是不分的。若不是阿土娘的娘家救济了些,还问了钱氏借了些粮,不过那都是偷偷的。若是被旁人见到了,怕是杨家村都不得安宁了。
阿土娘的娘家确实是不大好,家里只剩下了寡母和一个兄弟,还有个出嫁的姐姐。她的兄弟自小就是她带大的,对阿土娘的话是百依百顺,就是这回卖粮的事儿,也都听着阿土娘的,这一来一回,小赚了一笔。
阿土娘的兄弟也不是个心大的,赚了几十两的银子就够了,家里还存了不少粮,听说自家姐姐分家了,就偷偷地给姐姐来送粮了。
相反,阿水娘的娘家的日子有些不大好过。
阿水娘的娘家也就是有着一个杂货铺子,家里头有着十几亩地,这地又是租出去的,也只是勉强够一家人的。阿水娘在娘家也是个受重视的,当初“存粮”的消息带回去,阿水爹也跟着收了些粮,不过后来形势不见好,趁着“一两银子四石粮”也倒手小赚了一笔。
不过,现在确实得买粮吃了。因为,存粮都被卖了出去,“一两银子一石粮”的诱惑实在是不小。镇上的粮铺,若不是有衙门压着,一日只卖一个时辰的粮,当然比收进来的价格高多了。
阿水娘的娘家又不是个种田的,就是自己种都吃不上饱饭。那些个租户早就退租了……
这日子就拮据了,当初卖粮倒粮赚的银子早就开始在源源不断地流了出去。
若是这灾年再持续个一两年,怕是就要开始卖铺子了。
阿水娘没敢把自家娘家的情况跟杨家人说,只得自己放在心里暗暗着急。
就是里正家的妇人,也都上山跟着人一道儿采些山货补贴家里,这谁家能有法子啊!
今日太阳也快落山了,田慧等人才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