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莫名的礼物
��半天他们不用到训练场接受训练。今天是他们上的第一堂政治教育课,吃过早餐,他们都往教学楼走去,要在前面的公告栏里找到自己的教室。
教学楼坐落在学校的正中央,只有三层楼,看着略显陈旧的外观足以看出学校的条件有限,整个学校除了大门口看着有些威严,还真找不到一块华丽的地皮。教学楼前的公告栏前围满了学生,找到自己的教室后又随即散开。
政治课的教室在学校的二楼,全校的学生中以工兵和宪兵的人数最多,他们还是有属于自己科系的教室,剩下的炮兵和辎重兵一间教室,政治科和情报科一间教室……公告栏的最后一排写着步兵科和外语科一间教室。
步兵科一半的男生从食堂走过来的时候步伐快赶上和训练时候一样的沉重,看到这条公告后,萎靡颓废的精神顿时大悦。
刘教官说过学校的美女都在外语系,在食堂的时候除了因为和李丞婧的关系可以和冷初羡等几个少数的女生接触以外,对于其他的女生都是惊鸿一瞥,他们每天训练那么累,也根本没有时间去搭讪更多的女生,现在好了,终于有机会可以近距离和她们接触。
这时候他们又不免在想,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偏偏安排他们和外语系的女生一间教室,除了人数上恰好可以凑一间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往大胆的方面想,难道这是刘教官刻意替他们安排的么?以刘教官对他们外冷内热的态度这是极有可能之事,不管是不是,姑且这么以为吧。
他们的教室在二楼的第三间教室,教室里有六排桌子,每排有十二个位置,门口和座位上也并没有写着他们又固定的位置,看来这位置是可以随意坐的。李丞婧陪着冷初羡坐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有些人则是见缝插针地往一众女生身旁空余的位置上坐。
这种时候,陈醉只会坐在末尾最不起眼的位置。这是他的习惯,他上学的时候从来都不喜欢坐在惹人注目的地方,虽然他自己也并不是个安静内敛之人。他就是喜欢坐在后面,不时地看着窗外想事情,或者发呆。
即便如此,他的成绩仍然可以名列前茅。不得不感叹,聪明又有天赋的学生对于学习就像是母亲给婴儿哺乳一般,不需要怎么努力,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往脑子里灌输。
他的老师就曾经说过,要是他认真起来,足以让身边的人为之动容。段绍陵也陪着他坐在后面,比起陈醉他就认真地多了,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若是前朝还在,科举还在没,他一定是状元之才。
七点五十的时候,外面走进来一位穿着连身长衫,两袖微微折起,步履沉稳持重的学者,他的年龄看着比刘教官要大几岁,手上拿着一本浓厚的书籍,配着新式的眼镜,显得他的思想很有深度。
全体学生都站了起来。
“同学们好,我是负责叫你们政治思想的李教官。”向在场的同学敬了个军礼。
“李教官好。”他们也向他回了军礼。
当所有人坐下的时候,李教官就开始直入主题,“今天主要讲的是外国的革命……”李教官的课正如他的人一样充满了一本正经的政治色彩,爱听的会觉得非常的精彩,不爱听的会觉得枯燥无味。
这里不比外面的学校,不管爱听与否,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一堂课下来出现了两级分化,有人听得津津有味,有人却是如坐针毡,若不是身旁有数十位美少女相伴,真有一种身在囚笼的感觉,甚至觉得刘教官的体能训练课都比在这里上课有趣。
然而陈醉似乎就不属于这两类人,他没有很爱听,但也不会有坐立不安的感觉,他把自己置�
教学楼坐落在学校的正中央,只有三层楼,看着略显陈旧的外观足以看出学校的条件有限,整个学校除了大门口看着有些威严,还真找不到一块华丽的地皮。教学楼前的公告栏前围满了学生,找到自己的教室后又随即散开。
政治课的教室在学校的二楼,全校的学生中以工兵和宪兵的人数最多,他们还是有属于自己科系的教室,剩下的炮兵和辎重兵一间教室,政治科和情报科一间教室……公告栏的最后一排写着步兵科和外语科一间教室。
步兵科一半的男生从食堂走过来的时候步伐快赶上和训练时候一样的沉重,看到这条公告后,萎靡颓废的精神顿时大悦。
刘教官说过学校的美女都在外语系,在食堂的时候除了因为和李丞婧的关系可以和冷初羡等几个少数的女生接触以外,对于其他的女生都是惊鸿一瞥,他们每天训练那么累,也根本没有时间去搭讪更多的女生,现在好了,终于有机会可以近距离和她们接触。
这时候他们又不免在想,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偏偏安排他们和外语系的女生一间教室,除了人数上恰好可以凑一间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往大胆的方面想,难道这是刘教官刻意替他们安排的么?以刘教官对他们外冷内热的态度这是极有可能之事,不管是不是,姑且这么以为吧。
他们的教室在二楼的第三间教室,教室里有六排桌子,每排有十二个位置,门口和座位上也并没有写着他们又固定的位置,看来这位置是可以随意坐的。李丞婧陪着冷初羡坐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有些人则是见缝插针地往一众女生身旁空余的位置上坐。
这种时候,陈醉只会坐在末尾最不起眼的位置。这是他的习惯,他上学的时候从来都不喜欢坐在惹人注目的地方,虽然他自己也并不是个安静内敛之人。他就是喜欢坐在后面,不时地看着窗外想事情,或者发呆。
即便如此,他的成绩仍然可以名列前茅。不得不感叹,聪明又有天赋的学生对于学习就像是母亲给婴儿哺乳一般,不需要怎么努力,知识就会源源不断地往脑子里灌输。
他的老师就曾经说过,要是他认真起来,足以让身边的人为之动容。段绍陵也陪着他坐在后面,比起陈醉他就认真地多了,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则是,若是前朝还在,科举还在没,他一定是状元之才。
七点五十的时候,外面走进来一位穿着连身长衫,两袖微微折起,步履沉稳持重的学者,他的年龄看着比刘教官要大几岁,手上拿着一本浓厚的书籍,配着新式的眼镜,显得他的思想很有深度。
全体学生都站了起来。
“同学们好,我是负责叫你们政治思想的李教官。”向在场的同学敬了个军礼。
“李教官好。”他们也向他回了军礼。
当所有人坐下的时候,李教官就开始直入主题,“今天主要讲的是外国的革命……”李教官的课正如他的人一样充满了一本正经的政治色彩,爱听的会觉得非常的精彩,不爱听的会觉得枯燥无味。
这里不比外面的学校,不管爱听与否,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一堂课下来出现了两级分化,有人听得津津有味,有人却是如坐针毡,若不是身旁有数十位美少女相伴,真有一种身在囚笼的感觉,甚至觉得刘教官的体能训练课都比在这里上课有趣。
然而陈醉似乎就不属于这两类人,他没有很爱听,但也不会有坐立不安的感觉,他把自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