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山的母亲
�雨会停的。”侯桂芳换着衣服,微笑地望着孩子们。

  母亲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端在她的面前。每一次当她忙完回家,母亲都

  是这样。她没有过多的能力,只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这碗中盛着她深深的爱,这

  只能是母亲的爱。见到它,再苦、再累、再困,一切都融化在这碗中了……

  近二十年,她们母女俩以她们的青春和生命,以她们默默无闻却始终如一的精

  神,使得小小的阿克塞站,闻名遐迩。过往的司机们,谁不知道她们母女俩人们

  真正认识到了这两位母亲的价值。侯桂芳先后成为局、省的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

  旗手。这些光荣的称号,她当之无愧。母亲只是一个家庭妇女,她没有称号,但她

  高兴,为女儿高兴,为这近二十年来付出的代价得到的回声高兴。她没有白生这个

  女儿,她没有白当这个母亲。大家称她和女儿是两位“当金山下的母亲”!还能有

  什么称号,比这更光荣,更慰藉人心呢

  1982年,春节,广东海口市。侯桂芳一家二十多人在这里团聚了。三十多年来

  难得的相逢啊,酒浓话稠,笑语连声。已是深夜了,全家人仍无散席之意。

  这时,侯桂芳母亲的弟弟由缅甸回国探亲的当铺老板梁先生,向侯桂芳的

  母亲招手示意了一下,便悄悄离席了。

  侯桂芳的心里清楚得很,她知道舅舅又是找妈妈商量出国的事儿。舅舅这次从

  缅甸是发了财回来的,气派大得很,鸡鸭鱼肉,把全村的人请了个遍。从小,姐弟

  俩感情好。如今,弟弟发了财,姐姐却和女儿在那荒漠的不可想象的山沟里生活

  梁先生决意要带姐姐去缅甸享享福了。这位年近七十的梁银英老妈妈,照理也该享

  享福,过几年舒服日子了,她和女儿在当金山已共度近二十个春秋了。

  侯桂芳也悄悄起身,拉着两个孩子回屋入睡了。她静静一人独坐床边,等着妈

  妈回来。

  梁先生的寝室里,烟雾浓浓,姐弟俩即将分手,正在倾诉衷肠。

  老人站起身来,轻声地说:“不早了,睡吧。我不回去,桂芳她也睡不着……”

  “姐姐,和我一起到缅甸去吧……”

  “唉!”老人叹了一口气:“桂芳这孩子,她离不开柴达木的,要说苦就一块

  苦吧。现今,我走了,桂芳受得了吗……”

  “姐姐,我不是早说了嘛,叫桂芳和您一块走嘛。”

  “唉!”老人又长叹一口气,“大弟,感谢你啦!可你想想,桂芳她在青海二

  十多年了,那儿有那么多好领导、好同事,那儿还有她的家,她能丢下这些,和你

  这么一个虽说有钱,但却陌生了三十多年的舅舅走吗”

  梁先生不胜感慨了。他摘下眼镜,揉揉那发潮的双眼,由衷地敬佩姐姐对女儿

  那一颗燃烧着的母爱之心。这颗心,是千金难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