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惊吓
��口径榴弹炮,是一次了不起的尝试。老蒋在统一全国之后,也尝试着建立自己的重炮部队,用钨砂、猪鬃、桐油等物资作抵押,打算从德国进口一百门15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德国接下了这份订单,在1936年年底向国民政府交付了二十四门sfh-18型150毫米重型榴弹炮以及几百辆配套的车辆,这算是国民政府在国防建设上一笔非常划算的投资了。遗憾的是,迫于日方的外交压力,国民政府进口一百门sfh-18重型榴弹炮的计划没能成功,在抗战爆发之后,德方把二十四门落后得多的150毫米三十倍径榴弹炮充当sfh-18重型榴弹炮交付给国民政府,这是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获得的最后一批重炮了,在此后漫长的八年血腥战争中,一直没有得到过补充,都是打掉一门就少一门,坏掉一门就少一门。就是这么点重炮,从山东打到广西,从上海打到潼关,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长沙战役……几乎参加了八年抗战中所有最重要、最残酷的战役,从山东打到广西,从上海打到云南,漫长的战线上都能听到它们那孤独而悲壮的咆哮。打到1943年的时候全中国只剩下二十门150毫米口径火炮,最要命的是这点可怜的重炮还经常有一大半呆在维修厂里,能正常用的没几门。火力贫血症已经成了中国军队的痼疾,谁都知道病根在哪里,但一点办法都没有。重炮跟坦克、战舰、战机一样,是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的结晶,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无力制造这样的重炮,只有挨打的份!正因为缺乏重炮,国军才在兵力远在自己之下的日军面前左支右绌,日军的攻势他们难以招架,日军的防线他们啃得满嘴是血都啃不开;正因为缺乏重炮,八路军和新四军才会对着那些只有几十号人甚至十几号人的炮楼瞪得两眼出血,徒呼无奈!

  没有重炮的陆军就是没有娘的孩子,到哪都只有受气的份!

  现在薛剑qiáng给他们送来了一剂补品,呼的一下甩过来一千多门大口径火炮,对于钟伟而言,这已经不是什么惊喜,而是惊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