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也是同龄人,但看上去比天天cào心高中学生的郗羽父亲年轻了好多岁。

  其实郗羽来之前是有点担心的。她问李泽文:“他会不会认出我?”

  “你当年见过他几次?”

  “只有一次,就是几分钟。”

  “那就没关系。”李泽文看了她一眼。

  实际上潘昱民确实没认出郗羽,她这样的小跟班在商务会议中是没有存在感的,只有“这是我的助理郗小姐”一句带过。简单的介绍了双方与会人员后,潘昱民的团队就开始展示物流园区的设计细节——毕竟现代人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

  前不久,作为甲方的华耀集团对旗下的冷链物流中心招标,这样的大型交通枢纽极其考验设计能力,再加上其性质和省建设厅的一些硬件要求,分公司可以选择的设计单位实在不多,举行过一lún竞标会后,本省的省建筑设计院成功夺标,双方草签了合作协议。

  竞标成功是项目的开端,相当于万里长征走出去了第一步,不等于夺标之后甲方乙方就不再沟通了。实际上各设计单位竞标时因为展示时间有限,加上物流园区规模很大,设计单位做的方案是宏观性质的,许多细节都还没来得及讨论。而今天就是作为甲方的华耀集团和作为乙方的设计院在投标后的第一次沟通会,会上讨论的都是十分细节的东西。

  “……随着冷库将趋向大型化,向空中和高层发展,土建结构的多层冷库仍会占有相当的比例,而高架冷库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设计方案是高层冷库……选用的材料是……”

  潘昱民侃侃而谈,从他富有逻辑的言谈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头脑一定特别好用。当然这非常正常,任何在职场上做得很出sè的人都不可能是个笨蛋。

  潘昱民做了一个十分钟的总体发言后,就是其他建筑师的展示时间。

  大门的设计、车库的规模、建筑的材料、道路的宽窄……许许多多的细节都被图片一一展示,好的文本说明也没有一张张示意图和效果图来得好,至少以郗羽这外行人的眼光看,这方案堪称尽善尽美,冷链物流中心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详,她简直觉得自己上了一堂建筑设计的入门课。

  经过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脑力风bào后,会议进入了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与会者也挺累了,大部分人离开会议室,有的去外面喝喝茶,有的去上厕所。

  设计院后勤部门的人上来给每个人送水倒茶,李泽文没急着起身,又快速翻阅了手中的资料集后低声问旁边的封庆国:“封总,分公司和省院合作很多年了?”

  “是的,十来年了,”封庆国喝了口咖啡,“大型国企的人,设计上肯定不如那些外国事务所这样设计不出来什么花里胡哨的建筑,但功能性是首屈一指的。而且设计院的底子厚,经验足,火车站汽车站都设计过,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

  李泽文“嗯”了一声,不做具体的表态。

  这样的态度看似平常,但封庆国是何等人jīng,立刻察觉他问话里的未尽之意:“李老师,你有什么意见吗?”

  李泽文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只问:“刚刚一上楼就到了会议室,我想趁这个时间参观一下设计院,方便吗?”

  “当然没问题。”搭话的是潘昱民,他刚刚从卫生间归来,温和笑着道,“我来带路吧。”

  他虽然不知道李泽文在集团内的身份到底如何,但看着封庆国对他的客气模样,也明白自己应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