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 “原来这就是天文台修成后的样子,有些凄惨。”郗羽感慨。

  周翼说:“这天文台看起来很旧了,锁都上了锈,好像很多年没用过。”

  郗羽摇头:“就算能用效果也不行,南都这地方根本不适合天文观测,光wū染也相当严重。”

  这方面她当然有发言权。原因无它,地面上的天文台探测星空的时候,观测到的星空会因为大气扰动变得模糊,郗羽为了验证自己的模型是否正确,拜访过不止一个天文台,和不少天文学家打过交道,跟他们要到了不少原始数据。在南极的时候她一个同事就负责维护冰穹上的天文台,她知道长期使用的天文台是什么样子——总之绝不是从窗户里看进去那种连扶手上都挂了两斤灰尘的模样。

  “完全是个摆设,简直是浪费资源。”周翼一脸不赞许,“何必修这个天文台。”

  “面子工程。”李泽文说。

  郗羽就在李泽文身边,看到他手机界面上刷开了一则十几年前的新闻——就在郗羽念初一的那段时间,省教育局忽发奇想,觉得应当深入展开科普工作,对各重点中学提出修天文台的要求,于是全省范围内有条件的中学马上行动,二中就是响应最积极的,连暑假都等不了,马上筹集了经费动工修天文台。潘越就是在天文台开工后的第二个星期坠楼的。

  屋顶四周是一圈约一米一高的水泥栏杆,栏杆上方还加了三十厘米高的不锈钢金属围栏,qiáng行把栏杆的高度撑到了一米四。

  周翼拿着警方当年拍摄的照片进行比对:“十四年前没这个金属栏杆。”

  “看栏杆的老化情况,”李泽文曲起手指,敲了一下栏杆,“估计是出事后加的。”

  “根据照片,他的书包就放在这里,这里应该是他坠楼的地方。”

  三个人站在潘越坠楼的所在。李泽文伸手从周翼手中接过了照片,他拿着照片,从栏杆边探头往下看去,并且看了很久。

  二十米的垂直高度,坠下去生还可能性很小,就算活着,伤残率也极高。一个人要伤心到什么程度,下怎么样的决心才能从这里跳下去?或者说,一个人要恶毒狡诈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人从这里摔下去?

  这里面向学校的大cào场,此时cào场正在被热辣的阳光烧烤,cào场上热力沸腾,让人疑心塑胶跑道几乎要晒得融化;在大cào场的另一头,则是一栋结构和初中部教学楼相仿的建筑。

  “那栋大楼是?”李泽文指了指这栋和初中部教学楼遥遥相对的大楼。

  “当时是高中部。”

  “高中部的屋顶没有天文台。”

  “一个学校只需要一个天文台。”郗羽说,“其实这一个天文台也没发挥应有的作用。”

  “高中部上不上晚自习?”

  “要上的,通常要上到九点半左右,”郗羽说,“教授,你怎么问这事?”

  “我在想天文台为什么不修在高中部的大楼上。”

  “就是你说的这个原因。在初中部的楼顶修天文台,可以晚上六点开始施工。而且高中部教学楼距离学生宿舍比较近,晚上施工容易吵到住校的同学。”

  李泽文又一次拿出手机拍下了cào场那边的高中部教学楼,然后道:“没什么可看的了,下楼吧。”

  “也许还有的。”郗羽吸取了刚刚的教训,仔细观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