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他们脸上洋溢着专属于孩子的快乐,那是成人再也感受不到的东西,孩子们会为了一个玩具,一句夸奖兴高采烈,成人们却不行。

  但百姓们很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念书,哪怕家里需要劳动力。

  因为念了书,哪怕只是识字,这些孩子以后都能找到更好的活干。

  读书在百姓们眼中并不是什么高雅的事。

  正相反,读书对百姓而言是一个看得到好处的升迁之路。

  他们不会满口圣人言说,也不会尽信书,他们只看好处,只看利益。

  这可真是……

  “真是太好了。”林渊对宋石昭说,他脸上带着笑。

  宋石昭有些恍惚的看着林渊的表情,他见过林渊笑,不止一次,林渊是个爱笑的人,但他笑总是温柔又生疏,是礼节性的笑,如同一尊佛像,没有个人喜恶,只是那么笑而已。

  可现在,林渊的眉眼都灵动起来,他像个真正的年轻人一样,发自内心的笑着。

  不过宋石昭毕竟也是个正统的读书人,很看不起百姓们为了利益叫孩子们去读书,在他看来,读书不懂道理,那还不如不读。

  林渊也看出了宋石昭的不忿,他问宋石昭:“你是为何读书呢?”

  宋石昭自得又内敛地说:“为了天下归一,百姓安居乐业。”

  林渊笑他:“然后呢?”

  宋石昭愣了愣。

  林渊:“你想要名,你要的是名声。”

  “百姓们要的比你少,他们不要名,要的是未来他们的孩子能过得更好。”

  “先生。”林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宋石昭忽然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他的表情有瞬间错愕,然后连忙收敛,规矩的行了个礼:“我不如东家。”

  林渊摇头:“先生,只是我们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离开府衙的宋石昭走在路上,街头人群熙熙攘攘,百姓们采买着家需的物什,有泼辣的女人在跟摊贩讲价,讲得脸红脖子粗,从她离开时轻快的步伐来看,她赢得了这场两人战争的胜利,宋石昭走到自家门口的时候,嘴角不自觉带上了笑。

  门房见宋石昭回来,连忙说:“老爷!下午有人过来,说要见您,您不在府上,他说明日再来拜访。”

  宋石昭点头:“可曾认识?”

  门房摇头:“不认识,是个年轻人,二十出头模样,说的官话,带着北边的口音。”

  宋石昭想了一圈,并不记得自己认识这样的人,他说:“明日再说。”

  然后宋石昭就回了书房,他心绪难宁,一定要写几篇大字才行。

  他一边写一边回忆着林渊跟他说的话。

  他终于摸到了关窍。

  林渊和他看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