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节
��的资金完成收购。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彼得和鲁夫一起再把这些项目给卖出去,回笼资金准备偿还卢布的贷款。
安逸甚至都已经把偿还贷款之后,那些用做抵押的美元的投资方向也考虑好了,到时也都是各有用处。
这些计划基本上是一环紧扣一环,连接得特别地紧密,如果其中的一环出现问题,就会连带着后续工作无法展开,损失会相当地大。
安逸也是要求鲁夫和彼得一定要打起精神,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要努力抓住这一次的机遇,让大家的事业得到最大的发展。
鲁夫和彼得第二天又赶回罗斯国,本来还想有一个比较悠闲假期的安逸,也是准备一番要去罗斯国走一趟。
对于那些已经收购到手的企业,安逸也是打算趁着正在黑河这边去看一看,虽说资料报表等等都很齐全,不过没有看到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所以还是决定要走一趟,亲自去看一看这些企业工厂的具体情况。
至于关于‘里加’号图纸的事情,反正也过去这么多天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完全可以放下心来。
而且鲁夫又借着做那种‘生意’的机会亲自去看过,特里斯基做事情很漂亮,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直接档案楼里面盛放图纸的楼层烧得干干净净,甚至差点都引起更大的火灾,把整个工厂给连累了。
这样一来,关于‘里加’号的手尾已经处理得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的后患,安逸自然也就不用再多担心。
这次罗斯国之行其实苏睿也想跟着一起去,她也知道安逸去过一趟罗斯国之后就得回东山省了,至于下次再来黑河还不知道会是在什么时候,心里当然特别地不舍。所以苏睿希望跟着一起去罗斯国,这样两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能够更长一些。
安逸当然理解她的感受,也是很想和她多一些时间待在一起,只是要说答应她一起去罗斯国,思来想去的还真不敢。
罗斯国现在可真太平,安逸由鲁夫和彼得那里也得到很多的消息,现在罗斯国境内到处都很混乱。
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思想上面的不统一造成的。罗斯国分裂得太过于突然,许多人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甚至大部分的底层群众都反对这样的结果。
这些罗斯国的老百姓只是想让国家改变一些政策,让底层群众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可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而已,可要说到直接分裂罗斯国,这些人是不会同意的。
可是坐在罗斯国当政宝座上的那些人,根本没有理会底层群众的想法,直接就宣布罗斯国的结束。
而由一个世界级的大国瞬间坠落,这种重力加速度的失落感,罗斯国的底层群众感受得最为明显。
好在后来新成立的罗斯国算是应对比较得力,由分摊国有资产入手,罗斯国的群众人手一份,得到了实惠,这才把强烈的反对的声音压制下来。
只是好事儿不长久,随着罗斯国经济计划的执行,现在卢布已经在不断地贬值,罗斯国的群众发现到手的所谓国家财富根本不值钱,而且还是越来越贬值,就都有些上当受骗的感觉。
他们原本内心的失落再加上觉得受到了欺骗,而且现在生活无着,到手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这些种种情绪混杂在一起,不出乱子才叫奇怪。
安逸由鲁夫那里知道,远东地区其实已经发生过多次的群众冲突,甚至有一次还是出去远东军区的军队才能够最后摆平。
至于彼得的说法就�
安逸甚至都已经把偿还贷款之后,那些用做抵押的美元的投资方向也考虑好了,到时也都是各有用处。
这些计划基本上是一环紧扣一环,连接得特别地紧密,如果其中的一环出现问题,就会连带着后续工作无法展开,损失会相当地大。
安逸也是要求鲁夫和彼得一定要打起精神,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要努力抓住这一次的机遇,让大家的事业得到最大的发展。
鲁夫和彼得第二天又赶回罗斯国,本来还想有一个比较悠闲假期的安逸,也是准备一番要去罗斯国走一趟。
对于那些已经收购到手的企业,安逸也是打算趁着正在黑河这边去看一看,虽说资料报表等等都很齐全,不过没有看到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所以还是决定要走一趟,亲自去看一看这些企业工厂的具体情况。
至于关于‘里加’号图纸的事情,反正也过去这么多天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完全可以放下心来。
而且鲁夫又借着做那种‘生意’的机会亲自去看过,特里斯基做事情很漂亮,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直接档案楼里面盛放图纸的楼层烧得干干净净,甚至差点都引起更大的火灾,把整个工厂给连累了。
这样一来,关于‘里加’号的手尾已经处理得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的后患,安逸自然也就不用再多担心。
这次罗斯国之行其实苏睿也想跟着一起去,她也知道安逸去过一趟罗斯国之后就得回东山省了,至于下次再来黑河还不知道会是在什么时候,心里当然特别地不舍。所以苏睿希望跟着一起去罗斯国,这样两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能够更长一些。
安逸当然理解她的感受,也是很想和她多一些时间待在一起,只是要说答应她一起去罗斯国,思来想去的还真不敢。
罗斯国现在可真太平,安逸由鲁夫和彼得那里也得到很多的消息,现在罗斯国境内到处都很混乱。
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思想上面的不统一造成的。罗斯国分裂得太过于突然,许多人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甚至大部分的底层群众都反对这样的结果。
这些罗斯国的老百姓只是想让国家改变一些政策,让底层群众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可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而已,可要说到直接分裂罗斯国,这些人是不会同意的。
可是坐在罗斯国当政宝座上的那些人,根本没有理会底层群众的想法,直接就宣布罗斯国的结束。
而由一个世界级的大国瞬间坠落,这种重力加速度的失落感,罗斯国的底层群众感受得最为明显。
好在后来新成立的罗斯国算是应对比较得力,由分摊国有资产入手,罗斯国的群众人手一份,得到了实惠,这才把强烈的反对的声音压制下来。
只是好事儿不长久,随着罗斯国经济计划的执行,现在卢布已经在不断地贬值,罗斯国的群众发现到手的所谓国家财富根本不值钱,而且还是越来越贬值,就都有些上当受骗的感觉。
他们原本内心的失落再加上觉得受到了欺骗,而且现在生活无着,到手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这些种种情绪混杂在一起,不出乱子才叫奇怪。
安逸由鲁夫那里知道,远东地区其实已经发生过多次的群众冲突,甚至有一次还是出去远东军区的军队才能够最后摆平。
至于彼得的说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