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飞渡
此之前,都是枯水期。其实江水并不深,但冰面下的暗流自始自终都没有停止过。

  “能不能过江可不好。但是往北二十里地,有一个河滩,河面狭窄,在冰冻之前,两岸的距离最短只有二三百米,只要将船和木板绑在一起,往河面上铺上去,走人走马没多大问题。而且这光景的水也浅,就一人来深,即使掉下去,也能扑腾上来,就是天太冷遭罪。只是……”

  李林急问:“只是什么?”

  “没船。去年准备的木材还没有打成船,以前的又被鬼子烧了个干净。整条河流铺上船,再走上人就能把冰面压下去,两边再让人用钢钎子捯饬,弄好了跟平时的浮桥都一个。”老头挺有意思,了一个他办不到的办法。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们想到了最短的过河点。

  “没有船?”李林黯然的重复着,嘴唇启动,心中盘算起办法。突听得跟着老人来的工兵营的一个连长道:“这有什么难的,用芦苇和树枝就能做好,就是浮力差一点。但要是江水不深的话,一点威胁都没有。”

  “徐兴平,你们工兵营有没有把握。”

  李林的视线一下子落到了在边上的工兵营长徐兴平的身上,后者挺胸高声回答:“报告司令员,天亮之前,保证完成浮桥的架设。”

  “几座?”

  李林要的是部队全速通过嫩江,他带着的是先头部队和指挥部,而后续又有三个团的部队正在往嫩江边上赶来,只有一个渡口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将一个纵队的主力全部运送到对岸的。

  徐兴平愣了一下,心:“工兵营就三百多人,时间紧任务重,能够赶在天亮之前架设一座浮桥就已经不错了。”

  “报告司令员,保证一座,我们再努力一下,争取建两座浮桥。”如果江面真的只有宽300来米的话,速度还能快一点。如果是500米,能够建成一座浮桥,就已经是极限了。

  “我给你加派人手,但是你要保证在天亮之前,建成3座浮桥,并保证浮桥能够在江面上存在两天。”

  “保证完成任务。”

  “命令,1团全团集合。”

  很快,1团长就接到了一个命令,协助工兵营在江面上架设浮桥,而司令部的通信营分成十几个传信的组,往来于身后的作战部队,将部队集结地点往北移动了20里,在杨家店一带集结,准备渡江。

  铁山县城外的一个被废弃的镇子内,在半年前已经成为了东北抗日政府的总指挥部。

  驻扎在这里的上千后勤,指挥部非战斗人员,野战医院,将整个镇子塞的满满的。

  曾一阳和往常一样,忙碌的接收各地来的电报,并从中发现对战局有利的情报。结合日军的各地驻军的变动,时刻准备着调整松花江以南,乃至哈东一线的作战部署。

  他也知道,在这个季节,松花江根本就没有渡江的可能,只有在嫩江一线,部队还会有一点机会。

  但机会有多大,曾一阳心中也没有把握。

  命令下达到了齐齐哈尔前线作战指挥部已经两天,陈光也安排了5纵的渡江事宜,其他的不,就后勤储备,就足够让5纵连续作战一个月的物资,给过江带来的困难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不少。

  但是,只要部队渡江成功,带来的好处将是显而易见的。

  14师团腹背受敌,北线的满洲里守军被截断,只要战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