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保卫长城 第十九章华北危局
�权力的人都被他狠狠的踩在了脚下。唐生智、李宗仁、阎锡山,最倒霉的还是冯玉祥,连地盘带枪都没有了,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蒋介石看到的,不仅仅是何应钦在北平的不作为,而是张学良并不能让他放心。

  政治,没有永远的敌人,蒋介石可是深知其中真味。

  张学良和阎锡山有仇恨,这不假,但是当一个他们共同的敌人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联合将是一种必然,而且这种联合,比蒋介石用大义来引诱张学良更有用。

  张学良的地盘,是东北军参加中原大战后,从阎锡山、冯玉祥手中夺来的,和蒋介石根本就没有关系。

  虽然此时的东北军失去了东北的控制权,但华北并不比东北差多少。

  又有天津工业基地,在不久的将来,建成一个类似于奉天兵工厂规模的军工企业根本就不难。

  这也是蒋介石不希望看到的,张学良的三十万东北军也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他当然不相信,把一个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的头衔给张,对方就会感恩涕零,为他蒋某人看家护院。

  之所以派何应钦过来,一个是打击东北军在热一弱表现。让张下台,背泣个黑锅天可厚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何应钦打胜仗不行,但打败仗拿手,而且对上日本人,尤其是日军精锐,何应钦又有心里阴影,多消耗点东北军才是正道。

  从这几兵来说,何应钦的表现,是在蒋介石的意料之中。

  让蒋介石千算万算,没有想到的是阎锡山跳了出来。并和红军曾一阳部取得了一致的谅解,并低调出兵察哈尔。红军出人,晋绥军出物资,这种摆明了晋接军占便宜的事情,曾一阳会答应就够让他蒋某人想不明白的了。

  西北三省和日本人和没有战略上的冲突,给阎锡山当打手。如果是他蒋某人,就绝对不会答应的。

  或许,这些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曾一阳在南蒙打了日本人一记漂亮的闷棍,一个骑兵第三旅团全军覆灭,再加上,关东军航空兵大队被红军伏击,这样一来,曾一阳倒是成了全国英雄。

  以至于,民主党派也开始堂而皇之的关注红军的问题,这才是蒋介石最担心的。

  何应钦外表文弱,带着金丝边的眼睛。中等的个子,怎么看都是个读书人胜过一个军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民**界饰造了一个传奇,几乎从来没有打过像样的仗。却一直将军政部长的实权拦在手中,这不可谓不是黄埔军的悲哀,更是军队的悲哀。

  听着蒋介石在房间内的雷霆之怒,他有点动摇,似乎不应该这个时候来见蒋介石,可是他有紧急军务要禀报,实在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突然,门一开,一个侍从室的少校联络官,匆匆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带着形色匆忙的戴笠又进了房间,而何应钦这个党国要员,堂堂华北党政一把手。却被晾在一边,只有干瞪眼的份。

  蒋介石若有所思的看着桌子上的一把指挥刀,华丽的修饰,黄金镶嵌的刀鞘上金光闪闪。拿起刀,“沧嚷嚷。拔刀,雪白的刀面上微微露出一丝丝雨滴纹。

  “好刀”蒋介石忍不住感叹,这或许是中日几次大战时候,缴获的最贵重的战利品。

  当时的日军指挥刀,还是学着西方的样式,是有护手的长刀,不适合下级指挥官冲锋时肉搏。但高级指挥官使用家传武士刀是日军的传统,这把刀正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