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泣血年代 第九十三章 谋划湘西(五)
�攻。

  眼看一连长带着突击队,就要赶到高地,突然,土坡上出现了两挺机枪,原来湘军早就在土坡上挖好了阵地,就是怕红军起疑,才没有让这个火力点开火。

  才探起来半个身子,准备一口气冲到坡顶的一连长,在刹那间,胸口就喷射出朵朵血花,时间在这一刻像是停止了,他留恋的回望着身后的战友,全然感知不到声音的嘈杂,缓缓的倒地……

  “一连长。”罗战被警卫员死死的按住,不甘心的大喊着……

  就在湘军在高地上隐蔽的火力点出现,湘军一团长顾维先不动声色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阵希望。没错,红军是缴获了他们的迫击炮,但是这个阵地可是偷偷摸摸的一个连在土坡背后挖了半天,还加固了横木,即便红军用迫击炮,也不见得能摧毁这个他们苦心经营的这个火力点。

  刘先河就在湘军的机枪刚架起,就急忙叫来了正在指挥开炮的王越,指着战场上的土坡,着急的说:“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在二营冲锋之前,把这个钉子打掉。”

  “是——”

  第一发炮弹在土坡前爆炸,湘军的机枪顿时哑掉了,但一转眼的功夫,敌人又架起机枪对着红军开火,担任突击任务的三十多个战士中,已经有十来个战士倒在了血泊中,生死未卜。

  好在第二发炮弹,让湘军的一挺机枪彻底报废,高地上就剩一挺机枪还在射击。

  汉阳兵工厂生产的迫击炮,精度其实很差,所以基本上不用配炮镜,只要有个大概的方向攻击。有火炮的功能就行了,完全不是作为步兵精确打击敌人重武器的设想而造的,即便有这个想法,也造不出来。不但没有设备,即便是作为原材料的无缝钢管也不行。是当时国内无法造山炮,而出现的一种替代品。

  也许是太紧张了,看到战友不断地中枪,王越也有些急躁起来,不但炮弹的落点差了很多,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王越头上的汗,雨水般的掉了下来,但越来越烫的迫击炮,准心是越来越差。

  “王越,不要紧张……”刘先河围着王越,不断的安慰的,其实他的声音都有些发抖了,死的都是朝夕相处的战友,能不让他心痛吗?

  久久不见湘军行动的李德,带着骑兵营在城外隐蔽着,不断打听着战事的状况,让他担忧的是,西城的教导团主力,发起进攻后,攻击不力。可他带着的是骑兵,在敌人还保留大部分的重机枪,冒然攻击,会让骑兵部队出现重大伤亡。而是默默的在不远处的山岗上,从望眼镜中,紧张的观察着战场的动向。

  刘珏,参加红军才几个月,能选拔进教导团,都是因为他上过中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后来艰苦的训练中,他不但咬牙坚持了下来。这让曾一阳很吃惊,对于一个有着极强耐力,又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战士,往往是军队重点提拔的对象。

  早就准备让他下连队,先带一个排。这次能选上突击队,他心里早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战场立功。

  但是,悬在他们头顶的那挺湘军的机枪,就像是一把利剑,不断的砍杀着自己的战友,连一直被他当成兄长的连长都倒在了不远处,生还无望。

  刘珏愤恨的暗骂自己没用,没有办法把敌人消灭掉……

  忽然,他的大腿上好像碰到了一个打捆的东西,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炸药包。

  小心的用脚把炸药包够到身边,默默的盯着离开自己才七十多米的敌人火力点。不知不觉的,他感觉整个战场好像安静了下来,只有眼睛能看到战场的硝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