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泣血年代 第四十五章 血战李家庄(2)
果是重机枪,只要一挺就够,因为传统的马克沁是链装供弹,但是轻机枪,二十发的弹仓,打一阵就要换弹仓。
很快,负责爆破的小组,带着捆绑好的手榴弹组,按在了李家大院的黑漆大门口。
灵巧的就地一滚,躲过了对方的子弹,左右腾挪之下,就见他顺势一扑。
‘轰——’。
李家大院的黑漆大门,在一团黑雾中,摇摇晃晃的终于向院内倒去。
“重机枪压制火力,一连跟我冲。”苏长青没等曾一阳下命令,就带着一个连往李家庄压了上去。
仗打到这里,已经是没有悬念了。
从大路上走来一辆大车,车架子都要散了了似的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尖锐的响声,听起来是那样的刺耳。以至于连赶车的人,都一副如坐针毡的样子。
来的是丁永信,能用的战马都被刘三民他们侦查小队带走了,骡马也没留下,无奈之下。作为装备最重,家当最累赘的炮兵,只好在附近雇上一头牛,好说歹说,才让人赶着车,一路走来。
等到李家庄,战斗都接近尾声了,几个人也不敢大大咧咧的坐在牛车上了,都跳了下来,担忧的互相看了看。扛起迫击炮,向曾一阳的指挥地跑来。
突然,一骑从他们后面赶超了过去,马上的骑士正是担当警戒任务的刘三民。
一路绝骑,战马飞奔到曾一阳的面前,刘三民猛拉缰绳,敏捷的跳下战马。对曾一阳敬礼道:“报告团长,有两个营的兵力,正向我们方向移动。据我们观察,正是我们袭击的补充团的另外两个营。”
“李红兵,地图。”
警卫员李红兵,早就将地图拿了出来,摊开,放在曾一阳大的面前。
曾一阳拉着刘三民问:“指出敌人所在的位置。”
“我们的警戒线大概是在十五里左右,在这个位置,我们的观察哨看到有敌人朝我们这里开来。当时我们距离对方大概在三四里左右,加上我们的马跑的快,对方都是步兵。估计现在离开我们只有十二、三里左右的样子。”
刘三民在地图上指出了对方的位置,说出情况后,加以推断。
“刘三民,你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离我们这里2里地左右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
刘三民点头说:“就是靠近河边的那条路?”
曾一阳说:“对,就是那里。我看过地形,至少可以埋伏下一个连的士兵。交给你的任务就是,不要求杀伤对方,但一定要把他们给拖死在这个河湾口。我带两个连的士兵,绕过马金溪,直插对方的肋部,将对方逼入河湾狭狭窄地段,然后利用我们炮兵的优势,歼灭这股敌人。”
刘三民对着地图仔细打量着距离,然后结合自己的影像,想了想。带着顾虑对曾一阳问:“那个地方并不适合伏击,但如果有足够的工事,我觉得一个连顶着两个营的进攻半天没有问题。关键是哪里地势较狭窄,不利于进攻方。”
“用不了半天,只要两个小时,就够了。”曾一阳明白,刘三民是怕部队受到伤亡的打击,在伤亡并不是很大的时候,就有可能溃败。
这样的情况在老兵组成的军队中很少,但大多数是新兵的独立团来说,阵地战确实不好打。
考虑到对方的兵力占绝对优势,曾一阳又把团里的重机枪连交付给刘三民指挥。这个重机�
很快,负责爆破的小组,带着捆绑好的手榴弹组,按在了李家大院的黑漆大门口。
灵巧的就地一滚,躲过了对方的子弹,左右腾挪之下,就见他顺势一扑。
‘轰——’。
李家大院的黑漆大门,在一团黑雾中,摇摇晃晃的终于向院内倒去。
“重机枪压制火力,一连跟我冲。”苏长青没等曾一阳下命令,就带着一个连往李家庄压了上去。
仗打到这里,已经是没有悬念了。
从大路上走来一辆大车,车架子都要散了了似的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尖锐的响声,听起来是那样的刺耳。以至于连赶车的人,都一副如坐针毡的样子。
来的是丁永信,能用的战马都被刘三民他们侦查小队带走了,骡马也没留下,无奈之下。作为装备最重,家当最累赘的炮兵,只好在附近雇上一头牛,好说歹说,才让人赶着车,一路走来。
等到李家庄,战斗都接近尾声了,几个人也不敢大大咧咧的坐在牛车上了,都跳了下来,担忧的互相看了看。扛起迫击炮,向曾一阳的指挥地跑来。
突然,一骑从他们后面赶超了过去,马上的骑士正是担当警戒任务的刘三民。
一路绝骑,战马飞奔到曾一阳的面前,刘三民猛拉缰绳,敏捷的跳下战马。对曾一阳敬礼道:“报告团长,有两个营的兵力,正向我们方向移动。据我们观察,正是我们袭击的补充团的另外两个营。”
“李红兵,地图。”
警卫员李红兵,早就将地图拿了出来,摊开,放在曾一阳大的面前。
曾一阳拉着刘三民问:“指出敌人所在的位置。”
“我们的警戒线大概是在十五里左右,在这个位置,我们的观察哨看到有敌人朝我们这里开来。当时我们距离对方大概在三四里左右,加上我们的马跑的快,对方都是步兵。估计现在离开我们只有十二、三里左右的样子。”
刘三民在地图上指出了对方的位置,说出情况后,加以推断。
“刘三民,你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在离我们这里2里地左右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
刘三民点头说:“就是靠近河边的那条路?”
曾一阳说:“对,就是那里。我看过地形,至少可以埋伏下一个连的士兵。交给你的任务就是,不要求杀伤对方,但一定要把他们给拖死在这个河湾口。我带两个连的士兵,绕过马金溪,直插对方的肋部,将对方逼入河湾狭狭窄地段,然后利用我们炮兵的优势,歼灭这股敌人。”
刘三民对着地图仔细打量着距离,然后结合自己的影像,想了想。带着顾虑对曾一阳问:“那个地方并不适合伏击,但如果有足够的工事,我觉得一个连顶着两个营的进攻半天没有问题。关键是哪里地势较狭窄,不利于进攻方。”
“用不了半天,只要两个小时,就够了。”曾一阳明白,刘三民是怕部队受到伤亡的打击,在伤亡并不是很大的时候,就有可能溃败。
这样的情况在老兵组成的军队中很少,但大多数是新兵的独立团来说,阵地战确实不好打。
考虑到对方的兵力占绝对优势,曾一阳又把团里的重机枪连交付给刘三民指挥。这个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