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营救行动(7)
�到了此次补给的终点站安滨纵队总部后,他的神情明显轻松了许多。
张兰生原名鲍巨魁,呼兰县人。1928年入哈尔滨电车厂当工人,曾加入秘密工会,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爱国运动。1932年加入***,年龄虽不大却是个老党员了。1933年参与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的罢工斗争,后被满洲省委派到珠河地区组织抗日武装斗争,39年任抗联三军政治部主任,还曾短暂担任过北满省委临时负责人的职务。他一直率领第二师的部分战士活动在小兴安岭德都境内,战斗中负伤,因为缺医少药生命垂危,正在此时接到全体抗联残余人员撤到苏境内的命令,这才存活下来。自从抗联撤到苏境休整以后,东北局根据他的健康情况留他在医疗条件比较好的苏境内工作,现在担任契沃采夫兵工厂正治部主任。
马迁安与张兰生在苏联的时候就认识,见他正与周玉成交接清单,不禁凑过去伸头探视。
张兰生的交接工作已近尾声,发觉马迁安不声不响上前猛抬头一看,不禁笑了。
马迁安也笑,马迁安与周玉成都是南满省委委员,他们与张兰生的职务级别相同,彼此间说话就少了许多上下级之间的严肃。马迁安笑着关心道:“老张你身体还吃得消吗?我听说你这是老伤一劳累过度就复发,可要注意身体呢。”
“发了好啊,要是旧伤复发了,我就可以赖在你们这里不走了,都快两年了我都没摸枪打鬼子了,手痒的不行。”张兰生工人领袖出身,口才好善机变,顺着马迁安的口吻就借坡下驴,既点明身体还吃得消的意思又点明他实际上不想回苏联的意思。
马迁安笑嘻嘻补充道:“这可不行,我听说上级已经指定你担任战场坦克装甲车维修厂的厂长,让你去苏德前线收集那些还能修复的坦克,怎么样?难道杨司令他们又改主意了?”
张兰生诧异的眼神一闪即过,不解的问道:“这你也知道?也不知哪个讨厌鬼提的建议,说什么组建一支战场装甲车维修部队,去苏德前线捡洋落去,真那么好捡?德国人和苏联人咋不捡?我去了还能捡个毛儿啊?扯球蛋!”
马迁安脸色一白,急道:“哎老张,你可不能不当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东北局领导让你去干这个肯定有它的道理,要是没理由让你去干嘛?打个赌,你去了要是检不到宝贝坦克装甲车,你再见到我时,我让你栓根绳子扯我的球蛋,要是捡到了?哼哼!我就扯你的蛋!”
张兰生理不粗言语粗,马迁安也就随机应变与他扯粗话,周玉成在旁边白了他们俩一眼。
“真能?”
“当然真能!要知道迄今为止,损毁在战场上的坦克和装甲车最少超过一万辆,战线后边的不好搞,正打的热闹的地方可阻止不了你们去,这种地方也不少,按你们厂组建的抢修队规模,一个月少说也能弄回来几十台吧?这样我们就可以组建自己的装甲兵了不是吗?想想?钢铁洪流啊老张。”
二战时期世界上有两支后勤部队令人赞赏,一支是美海军的损管部队,他们一整套严格的损管规范将战舰的损害程度降到了最低,一艘航母往往中弹数处还能坚持航行与作战,与损管部队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
另一支值得赞赏的队伍就是德军的装甲维修保障部队,他们在硝烟战火中能很快将损毁不太严重的坦克修复完善重新再战,大大降低了国内军工的生产压力和后勤部门的运输压力。
现在的苏联人还没有意识到战场维修的重要性,史大岭甚至认为让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上战场抢修损毁的坦克是一种lang费人才的行为,他认为有那个时间熟练工人都可以生产出来更�
张兰生原名鲍巨魁,呼兰县人。1928年入哈尔滨电车厂当工人,曾加入秘密工会,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爱国运动。1932年加入***,年龄虽不大却是个老党员了。1933年参与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的罢工斗争,后被满洲省委派到珠河地区组织抗日武装斗争,39年任抗联三军政治部主任,还曾短暂担任过北满省委临时负责人的职务。他一直率领第二师的部分战士活动在小兴安岭德都境内,战斗中负伤,因为缺医少药生命垂危,正在此时接到全体抗联残余人员撤到苏境内的命令,这才存活下来。自从抗联撤到苏境休整以后,东北局根据他的健康情况留他在医疗条件比较好的苏境内工作,现在担任契沃采夫兵工厂正治部主任。
马迁安与张兰生在苏联的时候就认识,见他正与周玉成交接清单,不禁凑过去伸头探视。
张兰生的交接工作已近尾声,发觉马迁安不声不响上前猛抬头一看,不禁笑了。
马迁安也笑,马迁安与周玉成都是南满省委委员,他们与张兰生的职务级别相同,彼此间说话就少了许多上下级之间的严肃。马迁安笑着关心道:“老张你身体还吃得消吗?我听说你这是老伤一劳累过度就复发,可要注意身体呢。”
“发了好啊,要是旧伤复发了,我就可以赖在你们这里不走了,都快两年了我都没摸枪打鬼子了,手痒的不行。”张兰生工人领袖出身,口才好善机变,顺着马迁安的口吻就借坡下驴,既点明身体还吃得消的意思又点明他实际上不想回苏联的意思。
马迁安笑嘻嘻补充道:“这可不行,我听说上级已经指定你担任战场坦克装甲车维修厂的厂长,让你去苏德前线收集那些还能修复的坦克,怎么样?难道杨司令他们又改主意了?”
张兰生诧异的眼神一闪即过,不解的问道:“这你也知道?也不知哪个讨厌鬼提的建议,说什么组建一支战场装甲车维修部队,去苏德前线捡洋落去,真那么好捡?德国人和苏联人咋不捡?我去了还能捡个毛儿啊?扯球蛋!”
马迁安脸色一白,急道:“哎老张,你可不能不当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东北局领导让你去干这个肯定有它的道理,要是没理由让你去干嘛?打个赌,你去了要是检不到宝贝坦克装甲车,你再见到我时,我让你栓根绳子扯我的球蛋,要是捡到了?哼哼!我就扯你的蛋!”
张兰生理不粗言语粗,马迁安也就随机应变与他扯粗话,周玉成在旁边白了他们俩一眼。
“真能?”
“当然真能!要知道迄今为止,损毁在战场上的坦克和装甲车最少超过一万辆,战线后边的不好搞,正打的热闹的地方可阻止不了你们去,这种地方也不少,按你们厂组建的抢修队规模,一个月少说也能弄回来几十台吧?这样我们就可以组建自己的装甲兵了不是吗?想想?钢铁洪流啊老张。”
二战时期世界上有两支后勤部队令人赞赏,一支是美海军的损管部队,他们一整套严格的损管规范将战舰的损害程度降到了最低,一艘航母往往中弹数处还能坚持航行与作战,与损管部队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
另一支值得赞赏的队伍就是德军的装甲维修保障部队,他们在硝烟战火中能很快将损毁不太严重的坦克修复完善重新再战,大大降低了国内军工的生产压力和后勤部门的运输压力。
现在的苏联人还没有意识到战场维修的重要性,史大岭甚至认为让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上战场抢修损毁的坦克是一种lang费人才的行为,他认为有那个时间熟练工人都可以生产出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