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兵工厂见闻
��标语明明有“史大岭”的字样嘛,他咋没说?别以为我不认识这个单词。

  车在行驶中,发现外面有不少戒备森严的木板房,都被面色严肃的士兵把守着,细看还能发现有几座木板房站岗的士兵是中国人面孔。

  “我猜那些房子是成品仓库。”不甘寂寞的李四清指着一座一闪而过的木板房说道。

  马迁安也向左后方瞄了一眼,紧接着说道:“我猜是炸药仓库。”

  “不对!我猜是发烟硫酸,没见那冒烟呢嘛!”

  “屁个发烟硫酸,你懂发烟硫酸吗?一扛枪粗汉子楞装专家,小心挨板砖。”

  马迁安与李四清哈哈大笑着,快活的笑声充满了车里。两人斗着嘴,心里想到了一块儿,嗨!管他仓库里是什么,都有咱的一半,这以后可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看着人家脸色淘登点武器了,咱也有啊!咱阔啦!

  经过指点,马占山终于从重重建筑物之间找到了集团总部,一个不起眼的刚建成不久的二层厂房建筑。总部见缝插针利用一层空间,将之开辟成“波波德”冲锋枪的一个组装车间,真正办公的地方则全部挤到了二楼。

  就在马迁安步入集团总部之时,一队隆隆作响的乌-2教练机群在头顶上空2百米处通过。这种慢的邪性的飞机看得马迁安一阵摇头。

  一职员将马迁安一群人带到了厂长办公室。马迁安见到分别数月的中方厂长刘顶,一番惊喜的捶打过后,刘顶被马迁安介绍给了众人。

  马占山恰如其分的扮演了自己的角色,严肃认真带着热忱夸赞刘顶半天。

  马迁安拉着刘顶的手,满是欢欣的问:“刘大厂长,快告诉我,现在产量咋样?”

  刘顶不愧是严谨的人,见马迁安发问,马上找出报表核算一番,将最精确的数字报了出来,“还不错,出乎我的意料,给你个最新的数据,是前天的,前天一天产莫辛那甘1042枝,波波德202枝,德普轻机枪25枝,马克西姆水冷重机枪10枝,黛斯卡防空重机枪8挺,子弹就不细分了加起来145万发。火炮现在刚开始生产,数据还没有。”

  还得让我算。马迁安飞快的心算了一遍,各种枪支产量折合成月产大概3万7千多枝,子弹4千多万发。

  行啊我说,这产量很厉害啦,折成年产40多万枝啦。子弹就更厉害了,一个月就可产4千多万发,你可知道原先的八路军一个月才有50万发子弹供应,你这一月生产量赶上八路好几年用的了,要是都给八路,俺们还用得着抠抠嗖嗖的嘛。

  马迁安刚夸了两句就问,“那咱抗联分的枪和弹药运过去没有?运过去多少?”现在都封江了,江面上可以过人,偷运进去一些武器应该没啥问题。

  刘顶眉毛一耷拉,显出不高兴的神色,“头一两个月生产的少,3个月总共生产6万枝,按理应该给我们3万枝左右,可我只拿到6千枝,其中还有一半是缴获的日本人的破三八,破歪把子。”

  马迁安心里一颤,小心翼翼的问:“咋啦?跟苏方闹矛盾啦?他们耍赖?”

  “唉……”刘顶长叹一口气,带着些不满回道:“那也不算是耍赖,为这事莫斯科与延安也沟通了好几次,最后决定我们先拿10%,剩下的39%先欠着,等苏方挺过这一阵子就补回来,他们现在更需要武器,我们抗联人数没那么多,暂时还可以将就。”

  “他们缺武器?”马迁安刚要“抗议”,猛然想起来了,可不咋地,苏军现在确实太缺乏武器了。从6月22日开始到现在11月初4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