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军工起步
  史大岭一贯以强硬铁血不屈服的形象出现,依史大岭的性格,他不允许在己方没有战胜的情况下与敌人媾和。什么和谈不和谈的,一切都应该在打赢了之后再说。为了打赢与日本人的这场冲突,史大岭考虑了各方面的同盟力量,在远东能帮上他的忙的只有中共领导下的抗联,但是抗联若真的配合朱可夫的行动,如此大的动静必将会被国际社会所知道,尤其是会被中国国民政府老蒋知道,时间上如此巧合,共同行动,老蒋迟早会知道这支队伍是从sl回来的,想让老蒋相信他没有支持中国***?不太可能。

  他在1937年与老蒋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时,曾私下答应过不再在物质上支援延安的中共,一切的援助都将交给国民政府。当然目的也是很明显的,他是指望老蒋能把日本人拖死在中国,减轻日本人对自己的威胁,所以对老蒋的要求满口答应。

  几年来双方有过愉快的合作也有过龌龊,尤其是在他进攻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的问题上,老蒋曾跟在英美后面冲他吐口水,让他很不爽,但最近双方关系却明显好转,关键是老蒋答应了派遣劳工到sl,解决他远东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又让他感觉很惬意,那个光头也不是一无是处嘛,不好得罪他的。

  毛zd的建议让史大岭眼前一亮,嗯!还是这个方法好啊!中国同志不要虚名要实质性的东西,允许抗联以sl外籍志愿军的名义参战,这样就可以像老蒋交待了,我没有支持中共物资,我只是武装了自己的外籍兵团,虽然这支外籍兵团的主力是中国人,但其中也有一些朝鲜人,满人和一些远东地区的小民族的战士,这说得过去。

  史大岭叫进来自己的秘书,将两张签好名的便条递给了他吩咐道:“西里科瓦同志,把这份电报发给远东的伊万诺夫,告诉他按指示办,再把第二份发给延安毛zd。”

  西里科瓦接过便条匆匆一扫,面无表情的退了出去,他熟知史大岭的性格也熟知远东现在的情况,马上判断出史大岭让伊万诺夫拨调弹药给中国抗联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有中国抗联参与的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十几分钟后,电波飞向了延安。接到莫斯科的电报,延安中央机要局的译电员飞快译出了内容,看过一遍,心中大喜,迫不及待的交给了二处处长冉路。

  冉路一路飞奔跑到毛zd的窑洞处,却被告知主席不在,主席去了安塞铁厂。

  毛zd昨晚难得的睡了个好觉,早晨起来神清气爽,一大早就见到了安塞钢厂派来报喜的厂长何国桢,听何国桢喜气洋洋的汇报说,钢厂已经变成了名实相符的钢厂了,以前只能炼铁,现在不仅炼出了钢,而且昨天开始,一架专门改造过的转炉练出了“炮钢”,天大的喜讯啊!第一时间就应该让主席知道。

  “你这个小娃,炼出什么炮钢这么高兴地?”毛zd好奇的看着自己面前眉飞色舞的何国桢问道。何国桢是井冈山人,是追随毛zd已久的老人,虽然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但在毛zd眼里,他依然是那个刚参加红军时的连身高都没有枪高的娃娃。

  何国桢连比划带说,做了好几个动作,激动地直接模仿起大炮的轰鸣来,“就是呜……轰……的那个大炮,我们炼出来能做炮管的钢材啦!我们也能生产75mm以下小口径山炮、步兵炮了,以后我们战士再也不用被鬼子的炮压着打了,我高兴!这不一大早就来告诉主席来了。”

  合格的钢材一直是延安兵工业整个群体的追求,为了能找到钢材,他们不得不四处出动到敌占区到蒋管区去搜集,冒着生命危险穿过条条封锁线带来少量的可以制作武器的原料,可以说,从正太线上运回的每一段钢轨上面都沾染着烈士的鲜血。安塞的毛瑟生产线经常因为断料而短时间的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