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而如今,吴太夫人的手掌温凉柔软,全不像她的母亲一生辛劳,一双手里十指生茧,一到季节交替就反复蜕皮开裂,吴太夫人的发层很薄,紧紧地贴着头皮,方挽起发髻,全不像她母亲一头厚重浓密的黑发,非要剪了才觉得利落松快……

  两人相隔了一千八百年时空,又全无相似之处,但对着吴太夫人的眉眼,李睦赫然就想起了她的母亲,此时想必也是如此伤心欲绝地思念她。

  不觉眼前一片模糊。

  赶紧低下头,连连眨眼,挣开手一撩衣袍,曲了双膝,双手按地,伏地深深叩下一礼。

  “儿不孝,累母亲挂怀……”

  标标准准的至亲拜礼,以孙权的身份拜吴太夫人,以李睦的身份拜此生再也见不到了的母亲。拜的是谁,哭得又是谁,何人为儿,又称何人为母,李睦心里难过至极,原来一直压在心里的难过好像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恨不得立刻就伏地痛哭一场。

  按在地上的手指因为用力过度,骨节指尖都泛出白来,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把心里的难过也一同紧紧按住。借这一拜,额头触地,眼中的湿意沿着额角倒流入发际,再挺直腰时,就不见了痕迹。

  “我儿……平安就好……”吴太夫人显然没想到明知不是血脉至亲的情况下,她还能做足了礼数,不等她再拜,就赶忙将她扶起来,一句“我儿”,说得心酸不已,眼眶发酸,眼见着就要失态,只能长长呼一口气,再重复一遍,“平安就好!”

  其实,早在李睦在下邳的所为传至吴郡时,吴太夫人就已然觉察出问题来。

  知子莫若母,孙权能不能用守城弩射出四百步射程她或许不知道,但她这个儿子却绝不会有绑了人堵城门这等不惜鱼死网破的魄力。

  只是她原以为那是周瑜授意,故意布下的疑兵之策,却不想做下此事的竟是个女子,更想不到她那个文采武艺都不出众的儿子原来不是没有魄力,只是这魄力都用在了看不到的地方。

  她不是只知后宅之事的寡闻妇人。

  孙坚在世之时,进退胜败,统兵御将,都从不瞒她。而孙坚死后,也是她将传国玉玺取出来交给孙策,要他投入袁术麾下,设法将被孙贲带走的孙氏旧将都收拢回来。

  她虽从未上过战场,也从不干涉孙策的军务决断,但她的见识眼界,胆魄思量,都绝非寻常妇人可比。

  没有应下周瑜之请,固然是因为孙氏族中除了孙策之外,实在无人能与周瑜比肩。也更是因为看清了孙绍目前的处境。

  就连血脉相同的亲兄弟都能有这等隐秘的心思,又岂能再寄望于旁人?孙策才得六郡不久,周瑜的兵锋已至江夏,他日成就功业,必能再现孙坚当年直入洛阳之威,威震天下。

  而孙绍才六岁,一个六岁的孩子手里握有如此一片基业,又怎能不惹人生出异心来!

  但她又确实只是一个寻常的妇人,相夫教子,只愿夫君得志,子女成器。孙绍是孙策的独子,她无论如何也要全力护着他。

  此时对于孙权,再恨再怒再伤心,除了一句“平安就好”,却是再也说不出别的来。

  纵然心里已经定了主意,却到底经历丧子之痛,心神动荡,再加上驳了周瑜之请而对李睦心存歉疚,吴太夫人一时没看出来她这一礼有何蹊跷,然而周瑜却是看出李睦的反常来。

  他知道她见到吴太夫人必然会紧张,但她这低眉顺目的样子却决计不是只有紧张而已。那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