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凤凰祠,五十年飘零
�影电视的风靡,戏剧越来越边缘化了,昆剧团也在寻求着出路,这次招待外宾便也是一次机会以。

  想着后世,青春版牡丹亭一出,着实让人惊艳,让习惯了城市快节奏的人们也能沉浸其中。

  叶梧桐记得曾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话。

  历史象一堆灰烬

  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

  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却的灰烬

  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里

  去触摸那抹余温

  后世,叶梧桐之所以成为昆剧票友,有一部份或许是奶奶的遗传,另外一点便是想感受那余温中的绚烂。

  快到点的时候,叶梧桐早早就约上了阿春婆,一高一矮,一老一少,两人一路去了电影院,然后便沉浸在那古老的艺术里。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

  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随着剧中人物苏昆生的这段哀江南,一部大戏渐近尾声。大戏散场,叶梧桐扶着过足了戏瘾的阿春婆走出电影院。

  电影院里太暗了,这一出来眼有些花,两人便在电影院门口站一会儿。

  “自古兴亡多如是,五十多年了,当年凤家人也不知飘零在何处”这时,一位身着灰色西装的老人站在电影院门口,颇有些感慨的道。

  “姚先生放心,我们定会为您找到故人的。”边上叶白慧道,这段时间她就负责招待来梅市的贵宾。这位姚先生是从香港来的,也是一个地道戏迷。

  “姑姑”叶梧桐叫。

  “哟,桐桐。”看到叶梧桐,叶白慧一脸欢喜的笑,随后想起什么似的又扯了叶梧桐低声的问:“桐桐,你们最近再找房子要搬出梧桐大院”

  “嗯。”叶梧桐点头。

  “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啊”叶白慧问。

  “家里房子太小,小舅舅要处对象,这没房子没人愿意来啊。”叶梧桐道。

  叶白慧点头沉思着没说话了。

  “你是”这时,那西装老人看着阿春婆却是一脸动容的叫了起来:“你是凤阿春。”

  见这情形,叶白慧和叶梧桐都不由的瞪大眼睛。

  “这个姓很久没听人说起过了。”阿春婆笑呵呵的道,然后迈着一种很悠闲的步调走了。

  梧桐里凤家是一个传奇,传说凤家是崖山后人,传说凤家在明清两朝均是一代巨贾,财富堆积如山,传说民国时凤家人倾尽家财支持强国,只是到了建国后,凤家人就从梧桐里消失了。

  阿春婆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好几次大清早,叶梧桐都看到姑姑早上在阿春婆的早点摊上帮忙。夜晚,小姑姑又陪着阿春婆在梧桐树下纳凉,尘封的故事便在夜风中流淌。有时那位姚先生也在,阿春婆也未刻意避开,一如平常人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