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 年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小弟,快来写春联了……”这时二姐已经将准备好的红纸拿出来,以往的时候,陆家的春联都是出自陆天之手,这都形成了习惯;

  “好的,姐我这就来……”陆天刚放下鸡毛掸子,扫除了高处的蜘蛛网,看着干干净净的天花板,就听见二姐的呼唤,陆天虽然忙碌,心里却充满了喜悦与满足;

  “天!你还会写春联?”在萧雪的记忆中,写春联一版都是老人出手,没想到陆天也有这样的本事;

  “呵呵,我从小就练习毛笔字,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家里写写春联还是足够……”

  “雪儿妹妹你不知道,小天的春联写的很不错,以前很多邻居家里的春联都是他出手,今年咱们搬家了,以前的邻居可能都不习惯了呢……”

  “欢天喜地度佳节,张灯结彩迎新春。”看着陆天拿着毛笔,聚精会神,下笔时如行云流水,苍劲有力,有一种朝气蓬勃,潜龙出渊之感,萧雪看着不由慢慢的念了出来;

  “横批,家庭幸福”陆天写完横批,微笑着接到,陆天并没有多大的抱负,只希望家人都平安幸福;

  所以陆天得到改造仪后,并没有什么野心,陆天一直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这句话,只想在保护自己家人,让家人幸福的同时,用改造仪给大家做些应有的贡献;

  春联虽然写好了,但却不是马上就贴,而是要等到大年三十的时候,因为千百年来就是这样的传统;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除此之外,春节还有很多传统的活动。比如大年夜的守岁、放爆竹、年初拜年等等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