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头七(补)
r />   陈大公子早年上山习武,练就了一身本领,出师归家后随父从商,三教九流见识了个遍。要来文的陈大公子天上地下一通白话,来武的分分钟能把人揍个五眼青。说得通,啥事都没有,这要是说不通他,那他就活似是一块切不动、煮不熟、嚼不烂的滚刀肉。

  陈大公子初见陆孝时便春心萌动,可谓一见钟情。对陆孝柔情蜜意了一阵,怎料陆孝躲他像躲债,防他如防贼。陈竞昌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愣是搞不定。

  刚也说了,这陈竞昌是个霸道性子,眼见到嘴边的肉吃不着,就胡搅蛮缠了。他一气之下就硬是找了个媒人去说媒,走了个不伦不类的过场,偷摸着将人绑了,捆回去便洞房了。

  之后的事儿,大家也都清楚了。

  陈员外悔恨自己冲动鲁莽了,害死了儿子,竟真的把陆孝弄来郑郑重重的给过世的儿子办了场婚礼。

  作为浸淫婚恋界多年的大拿来说,即使没有百度百科,陆枭对“冥婚”的习俗也是小有耳闻,略有研究的。

  “冥婚”是为了能避免未婚男女死后不能顺利投胎,而形成的特殊婚姻形式。当然也是父母对子女早亡的一种悼念和追思,毕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痛苦是难以言表的,父母希望子女死后有伴,也是人之常情。

  但,那是俩已、逝、的、未婚男、女啊!

  陆枭也曾在百度上看到民国时期有活人与死人的冥婚,但这大概是冥婚的另一种风俗流派,这陆枭就没有研究了。

  可那好歹也是一男一女啊!!!

  反正无论如何,这事儿都不合规矩,原因有二。

  其一,在古代,两个男人成婚,哪怕是冥婚,那都是不合礼法,连听都没听说过的。

  其二,冥婚风俗耗财力物力颇大,且不和仁义礼法,武朝早已明令禁止。

  陈员外自知没理,却编了另外一番说辞,说服了众人。

  陈竞昌死前已经和陆孝行过夫妻之礼,洞房之实。如今陈员外为让儿子九泉之下安心,便为儿子儿媳全了礼,补上父母之命,再成全他们一场隆重婚礼。

  这一番解释,把县太爷都给说服了。

  愣把一场巧取豪夺的逼良为娼,作秀做成了恩爱一双阴阳两隔。

  陈员外更是声泪俱下的说,无论他二人有多么不容世俗,陈家也认陆孝这个儿媳,陆孝都是陈竞昌的未亡人,理当为丈夫披麻守孝。

  事情传出了本地,竟还有人点赞,直夸陈家赤诚仁义。

  反正陈大公子已是死无对证,全凭陈员外一张嘴。陆孝没有爹娘,从小被邻里照拂着长大,陈员外竟然真就拿出了聘礼,将礼金分给了平日照看陆孝的邻居们和管事的坊正1,权当他们是陆孝的父母长辈,礼数上挑不出半点差错。

  更何况陆孝已不是清白身,邻里们又分得了些许钱财,也便不再说什么了。

  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陈员外有钱有势,别人轻易开罪不得么。又欺陆孝无亲无靠,无功名利禄傍身。陆孝他要是有个当官的二大爷,你看他陈员外还能敢?!

  陆孝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跑出去到衙门告状,县太爷不愿得罪陈员外,反倒说他间接害了人命。他要跑却无盘缠,往日亲近的邻里也不愿帮他。他想逃,没马没车,只靠一双文人的腿,跑不出十里便被抓。

  陈员外威胁他若敢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