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高中生活二)
/>
  因那个初三生跑时说他表兄会武术,这个高喊的一定是他表兄。见了他,我们班的几个男生开始往后缩。

  我走到了教室门口,看了他一眼,抱着手出了教室。四和尚他们几个和其他男女生都出了教室。

  我斜了一眼那个会武术的:“打你表弟咋了?你不服?”

  我的话刚说完,那个“表弟”就指着我说:“就是他!表哥你替我报仇!”

  那个表哥说了句:“你是找死!”说完就摆出了一个架势,大声说:“看我教训你!”

  我一看,这小子的架势是长拳中的“海底捞沙”,那是一个进攻招式。我也看出,这小子功夫还不到家,两腿有些抖,拳头摆放不到位。说穿了,这小子没有实战经验,用拳术制敌,不像武术表演,要摆好架势,那是为了好看,纯粹叫花拳绣腿,只有挨打的份。实用拳术,一定要做到手眼并举,关键是眼睛,架势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准备好,不能让对方看出丝毫变化,然后出奇制胜,一招制敌。他让我看出了他的招式和目的,我就有了准备,一点也没把他放在眼里。

  他上来后,因我早有准备,几招就将他打到了。但他不服,又摆了个“迎面扳手”的进攻姿势,速度很快的朝我袭来。

  长拳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拳术,我一直在用同样是赵匡胤发明的“十二趟趟腿(和十二弹弹腿不同)”来应对他。随着他的袭击,我快速的来了个“曲腿待发”的招式迎接他。在他冲到跟前后,我速度极快的到了他的面前。这时,只要我的腿一动,他的下体必受重击而倒地。可我没敢这样做,因为这一招是致命的。我用左手做防护,将腿改变了方向,袭击了他的腹部。一个右勾拳在将要打到他的下颌部位时,一下停了下来。

  实际上,如果他有经验,就可以立即化解我的招式,只要一侧身,我就必须改变招式,他也就躲过了危险。但他没这样做,倒下了。我的拳头没打他,他很清楚是咋回事。

  这小子从地下爬起来后,我等着他的反扑。没想到他双手抱拳,对着我说:“大哥!我服了!咱们交个朋友吧!”说完话就转过头,对他身后那帮人说:“今天这件事,谁也不许告诉老师!”

  我看这小子挺义气,就说道:“交朋友就交朋友,我们也不会告诉老师。”我们肯定不会告诉老师,因为我们没有吃亏。

  后来我和这个“小表哥”真成了朋友,他很义气,我俩好了一辈子。他长大后当了兵,复员后到了税务局工作。可惜的是,一天晚上喝酒出去解手再没回来,等大家找到他,已犯心脏病倒在地下,送医院没抢救过来。

  我得到消息后,悲痛的差点昏过去。赶回去后,我要把他儿子带走抚养成人,可她的妻子和家人不干。离开西北时,我俩在火车站广场照了一张相片作纪念,没想到那成了他的最后一张照片。

  我们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第一次和班主任见面,我们对他很不屑。班主任的个子不高,虽年轻但头已谢顶,右面有一绺头发向左梳掩盖着光秃秃的头顶。讲到激动时,那绺头发就不听话的跑到一边露出了头顶,他要不时地用手将头发送到头顶去掩护那片不争气的地方,我们会因他的动作发笑。加上班主任不会说普通话,讲一口方言、北京腔混合在一起的独特语言,让我们更感到可笑,不把他放在眼里。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日久天长,同学们慢慢感觉到了班主任的学问和威严,对他开始服气、敬重了,再没有敢于对他不敬的。

  上了高中,我们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