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寺庙的横梁
紧说道。

  老料的金丝楠木,是非常罕见的,有钱甚至都买不到,天.安门倒是有不少,你敢去将柱子拆下来吗?有几个头够砍?

  明代的时候,为修建故宫,大量砍伐楠木,耗资巨大,到了清代乾隆时期,连乾隆皇帝想弄点金丝楠修建宫殿或者做家具都比较困难,甚至还为了弄点金丝楠木料,拆人家明皇陵,乾隆极其喜欢金丝楠,在故宫的“活计档案”中,就记载了乾隆皇帝做了不少楠木家具。

  在金丝楠木的收藏中,以老料最为珍贵,尤其是大直径的原木老料,价格很高,一木一议,没有行情价。

  而出土料,要看在土里埋藏了多少年。有些埋在地下太久的,都变成阴沉木,只有几百年的,那基本上还是楠木,价格不一样。

  一般来说出土的木料体型一般巨大,如果木质保存很好,也算是宝贝了,这类的木料数量比较少。尤其是近年来禁止挖沙,使藏在地下几十米的木料出土更少了。

  由此可见,目前的金丝楠料市场存量很少,拆迁基本完成,拆房料不会新增,挖沙被禁止,出土料也不会增多,新料存世量本来就少,而又被国家保护,所以金丝楠料的价格不言而喻!

  “随你吧!我不是很感兴趣!”杨奕无所谓地说道。

  “ok!该值多少钱,我到时候转给你!”

  杨奕摇头:“转一半给我就好,这虽然是我发现的,但具体是你操作,对半很合理。”

  “行!老哥这次占你便宜。”

  王军也没有墨迹,就喜欢杨奕这种说清楚的作风,只有这样,大家的友谊才能长久,一旦涉及到利益的分歧,很难做至交朋友了。

  想到,自己也有一套金丝楠木家具,他心里就激动得走来走去。

  其心里捉摸着,到底请那位大师,帮忙订做家具。他相信,木工师傅,应该是很乐意的,遇到好的材料,甚至不要工钱自奋告勇。

  “对了,听说没有,上次我们找到沉船的海域,被老馆长他们又找到了两艘其他沉船,都是郑和船队的宝船。”王军忽然提到。

  之前,他们发现的那一艘沉船,也被打捞起来,里面宝物不少,也算是震惊了整个圈子好些天。

  作为发现者,杨奕他们也被重点表扬了。

  不过,奖金一毛钱没有拿到,因此,杨奕干脆不再关注那些事情。

  “都有宝物?”杨奕忍不住问道。

  王军摇头:“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另外两艘,只有考古价值,没有实际的价值,那两艘据说是运输生活物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