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点评
sp;“呵呵!看来还有点基础。”

  郭瑾轩又先调侃了一句王军,才接着说道:“这次器的风格,其实是宋朝时期的风格,这一点大家应该都能看出。在珠山八友里面,何许人是一个仿古高手。曾在北京客居数年,结识许多前清的八旗子弟,前朝遗臣贵族;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临摹了大量的宋元大家的作品,扩大了自己的绘画视野和审美情趣。”

  杨奕认真回忆自己看过的资料,回景德镇后,何许人在陶瓷上创作的许多山水作品和雪景山水大都是结构紧凑,构图大方,用笔流畅。

  “何许人的山水画有董源、巨然的影子,有浙派山水吴伟、戴进的流脉;从何许人的山水作品,我们不难看出,画家追求一种平淡天真,萧散闲逸的艺术境界。可惜,天不假年,何许人终难大家,而只能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杂家。”郭瑾轩装模作样地对何许人评价几句。

  而事实上,很多人也有这种感叹。何许人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遗憾的是,没有专注其一,最终没能在绘画大家名册上留名。

  “要不,你也说两句?”郭瑾轩说完,又看向陈浩文,“好意”问道。

  这分明就是不怀好意,自己几乎什么都说完,才让人家开口,分明就是让人难堪。

  当然,陈浩文也不是等闲之辈,对于郭瑾轩的挑衅,很轻松接招:“那我也在各位老前辈面前说两句,说得不好的话,请指点!”

  得!两者的气度,立判高下,江州市的同行见了,都会意一笑,很满意自己这地方的少年豪杰。

  “大胆说,不要担心说错。”方老开口道。

  祁老也微笑着点头,或许自己弟子的本事差郭瑾轩那么一点点,但在人格方面,都不知道甩了那家伙多少条街。

  陈浩文主要针对瓷器的胎釉说了一些,乾隆早期瓷器的胎还是保持雍正时细润的特点,晚期由于督陶官的不力和经济原因,胎质不如唐英督陶的清早中期,但比晚清仍胜一筹。早期釉质莹润与雍正无太大差别,晚期渐糙。精致的粉彩瓷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疵。

  “嗯!观察得很细致,你能静下心来,发现这么微小的东西,说明功夫已经学到家。”方老满意地说道。

  话音刚落,郭瑾轩又朝杨奕开火。

  “这位朋友,你应该也有高见吧?”

  不愧是小疯狗,见人就咬!大家心里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