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回 恩荣宴
��笔管了?”

  新进士们还在议论纷纷,小皇上和满丞相已经来到了特长生进士席。大家正议论热闹,看到皇上和满丞相来了,一齐站起,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小皇上把小手一挥:“免礼免礼!新进士们好呀!”

  “托皇上的福,我们这些人凭着一技之长也成为进士了。”

  “这位是……”

  “董其昌,华亭董其昌。”。

  “听说你的书法和绘画都很出色?”满丞相问董其昌。

  “禀皇上、满丞相,要说其昌学习书法,还有一段故事。我在十七岁时参加会考,松江知府衷贞吉在批阅考卷时,本来可以把我评为第一,但是衷知府嫌我考卷上字写得太差,遂将第一改为第二,同时将字写得较好些的我的堂侄董源正评为第一。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我,从此我开始钻研书法。”

  “听说董先生的草书写得很好?”小皇上问。

  “谈不上很好,不过其昌很喜欢草书。”

  “草书很好看,只是难写,也有些难认。”满丞相说。

  “其实写草书也是有笔划规律的,宋朝就有了学习草书的《草诀歌》,熟悉了《草诀歌》,学习写草书就快了。”

  “草诀歌?写草书还有诀窍?”

  “是呀,比如‘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宝盖无左畔,走之阙东边。’这四句,就是说的‘水’、‘言’、宝盖头和‘之’、‘走’这几个字和笔画的写法。再比如‘某枣借来旋’,‘之加心上恶’,‘非作浑如化’,‘添一车牛幸’,‘点三上下心’,这些句子都是告诉你一些字的写法。‘点三上下心’,‘三’、‘上’、‘下’、‘心’这几个字写起来都是三个点,不过是排列组合的方式不一样。”董其昌一边说一边用手划笔画。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点三上下心’,居然一句话说出了四个字的写法,真的是诀窍,真的是诀窍呀。”满丞相也一边说话一边用手划笔画。

  “这位是……还有这位……”小皇上问。

  “我吕纪,这位是徐渭。我们二人喜欢画画。”二人一边说话一边从怀中拿出他们的绘画作品给小皇上和满丞相看。

  “哟,画得实在好看,《鸳鸯图》?这鸳鸯画活了。《墨葡萄图》?画得好!画得好呀。”小皇上和满丞相一边欣赏一边称赞。

  “这位先生大名?”满丞相问。

  “程大位,安徽休宁人。”

  “先生研究什么的?”

  “大位就喜欢这个东西。”程大位从布袋里拿出一架小算盘,用手用力划一下,小算盘发出一声清脆的“哗啦”声。

  “哟,那是一个什么玩意?”小皇上感到新奇。

  “算盘,用它帮助计算很方便。”接着程大位又用一双手十个手指一齐在小算盘上“哗啦哗啦”拨弄一会,一边拨弄一边口里念道:‘一零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五三一二五……十五九三七五十六加一斤一共是八斤五两。”

  “好玩,真的好玩。不过先生念的是什么口诀?”

  “这是一种换算口诀,把十六两一斤换算成十两一斤的,比如说十六两一斤的一两换算成十两一斤的一两就是零点六二五两,十五两就是九点三七五两。刚才我不是在搞演算。而是利用不同进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