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家庭农场
困县就开始要想着法子脱贫,因为不脱贫,干部不能走啊,所以情况又发生变化了。

  高苍县是贫困县,直到现在还没有摘掉,叶平宇进入高苍县之后,先看到的是农村的情况,这个地方的农村看上去不大富裕,因为好多县区的农村都是盖起了二层小楼,而这边的农村似乎小楼不多,农村有了钱都是要盖房子的,这边没有盖,或者说盖的少,那说明这边的农村群众不大富裕。

  如果是这个情况,高苍县还真是一个贫困县,但是农村的脱贫任务很重,因为扶贫不能只输血,不造血,如果直接给老百姓发钱,那需要的资金就是太多了,而且发多少钱也是不够花的,所以要想扶贫,还是要让贫困的群众掌握一门技能,有一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才行。

  农村的群众文化程度要低,大多数出外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病残,怎么让他们脱贫致富?这是一个伤脑筋的事情。

  叶平宇一时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最终的解决之道还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当然,经济发展也有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这就需要政府的平衡,适当抑制富人的过快增长,同时不断减少贫困人口的出现。

  “叶书记,高苍县这边有一个开发区,现在建设的不错,开发区是高苍县的一个脱贫的重点项目,当了好几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开发区是高苍县可以向国家能够交代的一个地方。”金永南来之前对高苍县的情况作了了解,便向叶平宇介绍道。

  高苍县经济开发区十年前就成立了,但是成立后,一直发展的不好,而在高苍县被划为国家级贫困县之后,国家进行了大力扶持,帮助引进了一些大的企业,现在逐步发展起来了。

  叶平宇听了之后点点头说道:“如果我们通知他们后,来到这里,第一站肯定是去开发区了,到了开发区,看了那些现代化的企业,我肯定不会觉得这里是一个贫困县,而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金永南道:“叶书记,您说的没错,我去过高苍县开发区采访过,整体看起来,确实不错,因为有着国家的支持,如果还发展不起来,那就说明有问题了,只要国家集中投入资金进行发展,没有发展不起来的。”

  金永南说的没错,华夏的好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只要主要领导同志一声令下,好多壮举都是可以完成的,高苍县的这个开发区能发展起来肯定也是这个原因。

  既然高苍县的这个开发区是国家给的资金发展起来的,建设的又那么好,叶平宇也不用去看了,要看就看问题,只有看问题,才能推动下面发展,如果到了下面来,只是看上几个工作亮点,然后褒奖一下下面的同志,那就算视察结束了,能推动什么工作?只能算是鼓舞一下下面同志的士气,让下面的同志高兴高兴,虽然这也算是一种工作推进,但是如果问题还在的话,意义就不大了。

  叶平宇在快到高苍县城的时候下了高速,一下高速就是到了一处村庄,这里应当是一个乡镇,路边有一片钢丝围起来的地方,里面好像种着好多的东西。一看到这个景象,叶平宇便感了兴趣,觉得这里应当是一个农场之类的地方。

  叶平宇让车子停下,走了下来,金永南紧跟着也是走了下来。下来之后,金永南看了看道:“叶书记,这个地方不错,种了不少的农作物,我看都是经济作物。”

  叶平宇点点头道:“应当是一大片农场吧,现在我们不是提倡建设家庭农场吗,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金永南道:“我去看一看,里面种着什么,问一问经营效益怎么样。”

  叶平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