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节

  在京畿卫这个位置上,失去帝心是最为严重的事情。

  并且,随着邵世善青云直上,急需培养简靖安朱璩等将领的势力,也在不断暗中打压着简靖安。

  在汪印前去就任雁西卫大将军之前,简靖安就已经卸任京畿卫大将军之职了。

  卸任之后,他一直留在京兆,闭门谢客,两耳不闻朝中事。

  在简靖安自觉对皇上忠心耿耿,不顾一切完成皇令。

  就连杀曲家人这种事,他都去做了,可是皇上却令他卸任。

  他上疏以病乞骸骨乃皇上示意,他不得不为之,自然心中有怨。

  然而,这种怨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消散了。

  在永昭帝驾崩之后,他还大哭一场,心知他们君臣缘分自此没有了。

  也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和永昭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只是,他自己怎么都想不到,如今他竟然会站在城门外,即将面对自己的属下。

  他旁边的老人,正是护国公汤源。

  汤源朝简靖安拱了拱手,道:“大将军,辛苦您了。国朝大定,百姓安宁,必定会感激大将军。”

  在定下速战速决之策后,他与汪印兵分两路,连夜行事。

  汪印去的是邵府和皇宫,他去的便是简靖安的府邸。

  他去请简靖安出府,自然是要借用其在京畿卫的影响力,来阻止京畿卫士兵进入城中。

  京兆城中有左翊卫、仪鸾卫、皇家暗卫和缇骑,这些势力集结在一起,也能与京畿卫大军决一死战。

  到了这最后决战之时,汪印和汤源都做好了应战准备,但这不妨碍他们为免干戈而极尽努力。

  能够避免流血是最好的,免京兆遭受一场流血攻击,这便是国朝的幸事。

  简靖安,便是他们的希望。

  简靖安多年不出,他原本还以为会很难说服,然而汪督主说:“国公爷,简靖安还欠曲家那么多条人命,总要还的。他一定会出府。”

  果然,在他提及曲家之后,还在推搪犹豫的简靖安便答应出府了。

  简靖安有什么样的心路历程,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其此刻站在城门之外。

  简靖安拱手回应道:“国公爷,您折煞在下了。这……是在下应该做的。”

  国朝有难,他愿意竭尽所能,只是,他内心惴惴:他能阻止这一场干戈吗?

  第1596章 阵前

  京兆城墙上的士兵,正在戒备着,神情肃穆。

  这些守城士兵,早已经不是先前守着城门的那一批士兵,取而代之的,是皇家暗卫。

  汤源前去寻求简靖安帮助的时候,其儿子汤仁同时带着皇家暗卫来夺取城门了。——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

  不管是护国公还是汪印,都不会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简靖安身上。

  况且,他们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简靖安能够劝服京畿卫士兵,但邵世善那些心腹亲信必定会拼死反扑,这一场大战必不可免。

  简靖安的存在,是为了将这场战斗压缩在最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