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
  见到她这副样子,陶氏反而笑了,脸上的愁色散了些:“绥儿,你这就愁眉苦脸了?放心吧,虽然娘亲手中的田庄收成不好,但在长隆大街那两个铺子收入甚丰。那里近着京兆府,生意极好的……”

  叶绥仿佛觉得脑中有什么闪过,却闪得太快了,她并没有抓住,不禁问道:“娘亲,您说什么?两间铺子?您说得慢一点儿。”

  长隆大街的店铺、京兆府……她觉得有什么很重要的,却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第27章 隐秘消息

  听得叶绥这么说,陶氏会错意了,还以为她想要这两间铺子,便说道:“这两个铺子靠近京兆府,地段是数一数二的,太重要了。这可不能给你,你若是感兴趣,我另外给你两间小铺子练练手吧。”

  这两间铺子的收入,几乎占了她手中私产的三分之一。哪怕经常有巨贾想买她这两间铺子,她都不愿意。

  这两个铺子里的掌柜伙计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就是怕会有什么闪失。如今怎么敢将这两个铺子给叶绥练手?

  这一下,叶绥终于抓住了脑中闪过的东西。是了,长隆大街、京兆府……她终于记得哪里不对了。

  她想起来了,京兆府根本就不在长隆大街,而是在阳嘉大街!她还记得,阳嘉大街的街头,伫立着两头威武雄壮的青铜老虎,以示阳嘉大街有正气护佑。

  现在,京兆府还在长隆大街,而不在阳嘉大街。那么,京兆府是什么时候搬到阳嘉大街的呢?她过去并不关心这个事情,根本就不记得了。但她记得她出嫁之前,阳嘉大街已经有两头青铜虎了……

  也就是说,在明年正月之前,京兆府已经搬走了。不,正月不可以兴土动工,京兆府在年底之前就已经搬到阳嘉大街了!

  京兆府是国都府衙,它的搬迁肯定是一件大事,必定经过反复的讨论和考查,最后才会有搬迁的决定,这绝非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定下来的。

  她微微瞪大了眼睛,突然意识到一点:或许,京兆府搬迁早已经确定了,只是还没有消息漏出来。

  连娘亲这种在长隆大街有铺子的人都没有收到消息,要么是搬迁一事尚未确定,要么是有人将此消息瞒得严严实实。

  她不知道自己重活会不会对此事有影响,但还有三个多月就到年底了,京兆府搬迁就如在眼前了……

  京兆府地位太重要了,是除了皇宫之外,国都最重要的地方。京兆府在哪里,哪里就能聚集人气。反之,人气就越淡。

  现在京兆府在长隆大街,所以长隆大街上的铺子日进斗金。若是京兆府搬出长隆大街之后呢?那里面的铺子会怎么样?

  或许一时半会还会继续经营,但店铺生意是随着人气走的,长隆大街店铺凋敝是迟早的事情。

  前一世她出嫁之后,曾接到过一封母亲的书信,大都是闲话家常、嘱咐她好好照顾自己,还给她送来了不少银子,当中还提到了一句,说长隆大街铺子收入不太好,所以银子有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