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训的孙伯符
氏崛起的希望全部碾灭!
说的直白一点,张绣不求全歼孙氏集团上下,但求重创孙氏集团使其不能再自立。
四日后,张绣追至泾县。泾县虽然城池低矮,但在丹阳郡内尚算一座城防完备的城池。孙策在此留守了大将李术,拨给其三千伤兵阻滞张绣军。
只是在张绣军还没有摆好攻城阵势前,孙策委以重任且极其亲赖的大将李术,却是果断带着本部士卒与孙策调拨给他的部卒出城献降!
从宛陵之战的胜利到李术的闻风献降,一件好事接着一件好事发生,不由得张绣这些日子有了些许多疑的毛病。要不是泾县城小,临时挖地道也藏不下孙策的数万军队,张绣都要严重怀疑这是不是又是孙策军的诈计!
我为什要用“又”字?
接受了这意想之外的开城献降,不过张绣对待这个危急关头弃主求生的李术却是没有一丝好印象。控制泾县紧要地区,解除了李术部下约莫五千人马的武装之后,张绣只是和随军的军师贾诩一番眼神交流,便突然翻脸不认人,令亲将胡车儿下手绑缚了李术,由军中执军法的刀斧手直接处斩。
其实张绣这也不算翻脸。翻脸是建立在之前有好脸相待的情况下的,但是张绣在李术献城投降前后一直保持着一副冷脸。或许在李术看来这是为人君者的尊严,但是在连张绣抬腚都知道放什么味的屁的毒士贾诩看来,这个自以为保住了性命的李术已经命在旦夕了。
按照常理来说,张绣在这种明显占优的战局之下,更应当采取一些怀柔策略,使得大大减少孙策军的抵触心理,使其存在更多的侥幸心理,最终达到瓦解敌军军心使其不至于拼死抵抗的效果。
但是在张绣看来,一切都要以现实情况的发展为准。
这些天来,孙策军已经明显露出了不敌张绣军的意思,现在的行军方向也是退避性的。但是张绣发现,自己军队在追击途中并没有出现大批来自孙策军的降兵或逃兵。虽然也遇到不少来自一些成群的江东士卒跪地请降的,但是加在一起的数量并不多,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伤落队,且不熟丹阳山林地形只能请降求饶的。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现在在大多数的江东军将士心目中,孙策的撤退只是暂时性的!
既然已经清楚江东士卒就算投降了也只会是口服心不服,那么就别欺骗自己了,干脆直接一点,反正自己做出南征江东这个决定的时候就已经下定了在江东大开杀戒的决心,现在正是自己执行自己的铁血政策的时候。
当然另一方面,出身豪族的李术的一番作态也实在令张绣军一众大将作呕。这个李术开城献降很简单,但其过程让包括张绣在内的张绣军一众正直派大将有些反感。因为李术不仅做出了两军尚未对垒却直接开城献降的背主求生不忠之事,而且当场格杀掉了一批忠于孙氏的军中将校。
事实上你只要将这些人控制起来就行了,做人做事都没必要太绝。李术此举,无疑为他在无端被张绣处死之时,在场却无一人向张绣谏言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当然,如果张绣和他的一众将士知道历史上的李术的“光辉事迹”的话,恐怕对于今日李术开城献降之事就不会感到任何意外了。
历史上的李术为孙策亲信且重用。亲信到了为孙策爪牙,曾为孙策杀掉朝廷重臣的程度。同样也被重用到了出任封疆大吏的程度。但在孙策死后却立马造起了孙策立下的继承人——孙策之弟孙权的反。
这样一个人,张绣留下来其实等于给自己埋一个定时炸弹。
说的直白一点,张绣不求全歼孙氏集团上下,但求重创孙氏集团使其不能再自立。
四日后,张绣追至泾县。泾县虽然城池低矮,但在丹阳郡内尚算一座城防完备的城池。孙策在此留守了大将李术,拨给其三千伤兵阻滞张绣军。
只是在张绣军还没有摆好攻城阵势前,孙策委以重任且极其亲赖的大将李术,却是果断带着本部士卒与孙策调拨给他的部卒出城献降!
从宛陵之战的胜利到李术的闻风献降,一件好事接着一件好事发生,不由得张绣这些日子有了些许多疑的毛病。要不是泾县城小,临时挖地道也藏不下孙策的数万军队,张绣都要严重怀疑这是不是又是孙策军的诈计!
我为什要用“又”字?
接受了这意想之外的开城献降,不过张绣对待这个危急关头弃主求生的李术却是没有一丝好印象。控制泾县紧要地区,解除了李术部下约莫五千人马的武装之后,张绣只是和随军的军师贾诩一番眼神交流,便突然翻脸不认人,令亲将胡车儿下手绑缚了李术,由军中执军法的刀斧手直接处斩。
其实张绣这也不算翻脸。翻脸是建立在之前有好脸相待的情况下的,但是张绣在李术献城投降前后一直保持着一副冷脸。或许在李术看来这是为人君者的尊严,但是在连张绣抬腚都知道放什么味的屁的毒士贾诩看来,这个自以为保住了性命的李术已经命在旦夕了。
按照常理来说,张绣在这种明显占优的战局之下,更应当采取一些怀柔策略,使得大大减少孙策军的抵触心理,使其存在更多的侥幸心理,最终达到瓦解敌军军心使其不至于拼死抵抗的效果。
但是在张绣看来,一切都要以现实情况的发展为准。
这些天来,孙策军已经明显露出了不敌张绣军的意思,现在的行军方向也是退避性的。但是张绣发现,自己军队在追击途中并没有出现大批来自孙策军的降兵或逃兵。虽然也遇到不少来自一些成群的江东士卒跪地请降的,但是加在一起的数量并不多,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伤落队,且不熟丹阳山林地形只能请降求饶的。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现在在大多数的江东军将士心目中,孙策的撤退只是暂时性的!
既然已经清楚江东士卒就算投降了也只会是口服心不服,那么就别欺骗自己了,干脆直接一点,反正自己做出南征江东这个决定的时候就已经下定了在江东大开杀戒的决心,现在正是自己执行自己的铁血政策的时候。
当然另一方面,出身豪族的李术的一番作态也实在令张绣军一众大将作呕。这个李术开城献降很简单,但其过程让包括张绣在内的张绣军一众正直派大将有些反感。因为李术不仅做出了两军尚未对垒却直接开城献降的背主求生不忠之事,而且当场格杀掉了一批忠于孙氏的军中将校。
事实上你只要将这些人控制起来就行了,做人做事都没必要太绝。李术此举,无疑为他在无端被张绣处死之时,在场却无一人向张绣谏言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当然,如果张绣和他的一众将士知道历史上的李术的“光辉事迹”的话,恐怕对于今日李术开城献降之事就不会感到任何意外了。
历史上的李术为孙策亲信且重用。亲信到了为孙策爪牙,曾为孙策杀掉朝廷重臣的程度。同样也被重用到了出任封疆大吏的程度。但在孙策死后却立马造起了孙策立下的继承人——孙策之弟孙权的反。
这样一个人,张绣留下来其实等于给自己埋一个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