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果很严重
庐江。孙策破城的时候,陆康虽然只是被俘,但是整个陆氏本宗却是被杀了一半多!
而且破城之后仅仅一个多月,陆康便病逝了。
之所以不能杀陆康,那是因为陆康有“忠义”之名。至于为什么守城作战了两年多都健健康康的,破城之后仅仅一个月就“病逝”,这些就必须去问袁术和孙策本人了。
陆康幼子陆绩其实也是很有名的,有“怀橘陆郎”之典故,也是以忠孝之道扬名的。
还有陆逊与其子陆抗,父子两也是兢兢战战为孙吴效尽了力。
一直到孙吴末期,陆氏俊杰也都是最忠于孙吴的江东氏族之一。
当然,孙策平定江东之后,到孙权继位的时候,陆氏还要想立足于江东的话,只能选择死忠于孙氏。
但是如果有张绣这个搅屎棍存在的话,陆氏无疑不多了一个选择。
陆逊被送回吴县的时候年仅十二岁,叔辈的陆绩比他年纪还小,整个江东陆氏从陆康被包围那一刻,就依靠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支撑门户了。
今年陆逊也不过十六岁,连弱冠之年都没到。但是年幼丧父,年少便掌家有着诸多不寻常经历的陆逊却是比同龄人成熟多了。张绣和陆逊一番交谈之后,张绣一时竟然生出了自己和陆逊心理年龄貌似差不多大的感觉。
这也不能怪张绣。虽然张绣现在的身躯是三十岁的身躯,但是张绣穿越之前不过只是一个连社会都没经历过的刚毕业大学生,虽然历经穿越以来这两年起伏不定的磨炼,心理年龄也不过刚刚符合身体年龄。
陆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张绣点名要留下吴县陆氏,但是看见张绣一副对他异常喜欢而且不加丝毫掩饰的神色,陆逊心中多少却是明白了一点什么,虽然疑惑仍比明白的部分更多!
毕竟整个吴县除过顾氏,就只保全下了陆氏这一家世家大族。其余的,只要是世家豪族,不论破城的时候有没有从西门逃掉,张绣军仍是没有放过一人!
是的,张绣破城的时候,虽然放开了西门,让吴县士民有一个逃生的门路。但是这并不代表张绣放过了那些最后放下武器逃命的世家豪族。
事实上,张绣攻城的时候将自己的骑兵埋伏在了吴县西门附近。西门大批涌出逃命避战的吴县士民之后,张绣军骑兵当即亮身,却不是立即屠杀,而是将这些人驱赶一直往西驱赶。
一直把数量多达五六万的难民驱赶到了太湖湖畔,张绣军的骑兵这才一边设置了封锁线,一边搜查其中的世家士族宗族豪强。
搜查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将检举告发制与连坐制结合起来。先将数万难民打乱,然后随机划分成一千人一组,让他们自己推出其中的世家豪族。若是推不出来或者是只推出很少的一两个人,这一千人都得装麻袋丢太湖喂鱼。
最后的结果是,却是没有一组难民享受张绣军的福利!
这个办法其实还是老毒士想出来的。说实话老毒士这一次还心怀仁慈了一点,用“大网撒鱼,漏过小鱼”的办法,饶恕了那些平日对乡民颇有恩待声名口碑很好的世家士族和宗族豪强。
说回来,张绣之所以再三权衡之后愿意留下吴县顾氏,正是考虑到了顾氏在吴郡下层民众中声名很好的原因。
顾氏的声名好,可不是那种靠威望或蛊惑得来的声名。顾氏却是确确实实以“厚道”著称于江东。
就拿顾雍自己来说,虽然担
而且破城之后仅仅一个多月,陆康便病逝了。
之所以不能杀陆康,那是因为陆康有“忠义”之名。至于为什么守城作战了两年多都健健康康的,破城之后仅仅一个月就“病逝”,这些就必须去问袁术和孙策本人了。
陆康幼子陆绩其实也是很有名的,有“怀橘陆郎”之典故,也是以忠孝之道扬名的。
还有陆逊与其子陆抗,父子两也是兢兢战战为孙吴效尽了力。
一直到孙吴末期,陆氏俊杰也都是最忠于孙吴的江东氏族之一。
当然,孙策平定江东之后,到孙权继位的时候,陆氏还要想立足于江东的话,只能选择死忠于孙氏。
但是如果有张绣这个搅屎棍存在的话,陆氏无疑不多了一个选择。
陆逊被送回吴县的时候年仅十二岁,叔辈的陆绩比他年纪还小,整个江东陆氏从陆康被包围那一刻,就依靠于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支撑门户了。
今年陆逊也不过十六岁,连弱冠之年都没到。但是年幼丧父,年少便掌家有着诸多不寻常经历的陆逊却是比同龄人成熟多了。张绣和陆逊一番交谈之后,张绣一时竟然生出了自己和陆逊心理年龄貌似差不多大的感觉。
这也不能怪张绣。虽然张绣现在的身躯是三十岁的身躯,但是张绣穿越之前不过只是一个连社会都没经历过的刚毕业大学生,虽然历经穿越以来这两年起伏不定的磨炼,心理年龄也不过刚刚符合身体年龄。
陆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张绣点名要留下吴县陆氏,但是看见张绣一副对他异常喜欢而且不加丝毫掩饰的神色,陆逊心中多少却是明白了一点什么,虽然疑惑仍比明白的部分更多!
毕竟整个吴县除过顾氏,就只保全下了陆氏这一家世家大族。其余的,只要是世家豪族,不论破城的时候有没有从西门逃掉,张绣军仍是没有放过一人!
是的,张绣破城的时候,虽然放开了西门,让吴县士民有一个逃生的门路。但是这并不代表张绣放过了那些最后放下武器逃命的世家豪族。
事实上,张绣攻城的时候将自己的骑兵埋伏在了吴县西门附近。西门大批涌出逃命避战的吴县士民之后,张绣军骑兵当即亮身,却不是立即屠杀,而是将这些人驱赶一直往西驱赶。
一直把数量多达五六万的难民驱赶到了太湖湖畔,张绣军的骑兵这才一边设置了封锁线,一边搜查其中的世家士族宗族豪强。
搜查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将检举告发制与连坐制结合起来。先将数万难民打乱,然后随机划分成一千人一组,让他们自己推出其中的世家豪族。若是推不出来或者是只推出很少的一两个人,这一千人都得装麻袋丢太湖喂鱼。
最后的结果是,却是没有一组难民享受张绣军的福利!
这个办法其实还是老毒士想出来的。说实话老毒士这一次还心怀仁慈了一点,用“大网撒鱼,漏过小鱼”的办法,饶恕了那些平日对乡民颇有恩待声名口碑很好的世家士族和宗族豪强。
说回来,张绣之所以再三权衡之后愿意留下吴县顾氏,正是考虑到了顾氏在吴郡下层民众中声名很好的原因。
顾氏的声名好,可不是那种靠威望或蛊惑得来的声名。顾氏却是确确实实以“厚道”著称于江东。
就拿顾雍自己来说,虽然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