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
�地这一队人身上。

  此时此刻众人只看到张绣一手用长矛挑提了一匹战马、一只手套着一个大活人离地,纵马往前奔驰!

  全场震撼,无人不悚然。

  双方在正要短兵相交的关头居然齐齐停止了动作,目瞪口呆看着这精彩绝伦的一幕。

  悍马仍然在前行,张绣再次狠狠夹紧双腿,胯下坐骑使不上劲,便蹬直了马腿刹车,张绣用力挑起一下长矛,那匹白马便就势脱离张绣长矛,自己往前飞了一米然后重重落地。

  同时张绣也左手提起了被套在弓弦上的周公瑾,也许是状态爆发,张绣用力一提之下周瑜居然飞在空中,下一秒张绣左手便是弃弓抓住了周瑜脖子。将周瑜提在半空。

  在众人看来,张绣却是更为神武一些。一矛挑飞一匹死马不说,居然在策马过程中单手扔飞起一个大活人,然后将其单手提在半空!

  事实上承担大部分力气的是张绣胯下这匹自山上奔腾而下的悍马,张绣只是顺势而为,却很好营造出来自己悍勇非常的效果。

  或许张绣胯下的如果是赤兔那等惹眼的骏马,那么旁观者倒会多关注一下坐骑。但是此刻这匹战马的其貌不扬,却正是把它自身的悍烈嫁接在了张绣身上。

  抓着周瑜脖子的张绣将周瑜向地上一甩,接着右手的长矛便指在了倒地的周瑜胸口。

  虎目四扫,全场已经没有一个敢乱动一下的人。

  包括周瑜本人,也是一时难以接受这一落一起又飞又落带给他的冲击。

  ……

  干了一票大的,夜晚的山村仍然很平静,像是白天不曾发生过什么似的。事实上丹阳匪民们从来就是这么淡定,不管抢劫到了多少财宝,该干啥还还是干啥。哪怕家里地底下埋了千金财宝,白天该下地干活还是下地,从他们一张朴实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神色。

  其实这和后世的索马里海盗很类似。因为战乱和土地贫瘠的索马里难民逃难到亚丁湾的海岛之上,海面上没有船的时候他们就安安分分打渔晒网,一旦有商船,便抄起ak群起围攻。只是出身难民的他们不喜欢滥杀,只是喜欢劫财劫物,后来也只是发展到绑架人质勒索。从来不曾做出什么太过出格血腥的事情。要不是这样,列国哪能任由一伙穷凶恶极的悍匪长期盘踞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附近。在抓捕俘获这些海盗之后,联合国之类的也常常对其从轻发落,因为出于人道而言,这些人不干这行真的就得饿死。再说也没犯什么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不如放了。

  这也是索马里海盗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索马里这个本就极度贫瘠的国家长期处于极度混乱,人民生存生活毫无保障,干海盗是唯一能养活自己的行业!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丹阳郡。因为“山民”们已经把杀人越货当成了一种和耕地打猎同等重要地位的生存手段,而又不刻意滋事闹事,做出威胁政权的事情。所以历代以来丹阳郡山区属县都不过度追究山民劫道杀人的罪过。同样这也是丹阳民风剽悍教化长久不行的一个原因。

  村里一个山洞里关着周瑜的所有侍从。本来按照习惯,这些人都应该就地弄死毁尸灭迹的。这样官府最后也好睁只眼闭只眼对外说查无可证。

  但是张绣却是忽然提出从军的主张,并引得一青壮山民沉默。

  中原战乱伊始,江南便涌来了众多渡江而来的流民。各地诸侯豪强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都是进行了招抚流民的举措。收拢中原高素质的会耕种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