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马之战
��那边当尽臣子之事。当下奸佞祸国、君王蒙难,身为臣子自当兴义师清君侧,勤王事!怎可因事不难为而不为?”

  “只是,此番若是直接应诏讨逆,那势必放袁氏入主中原。袁氏虽素号汉臣翘楚,至今更因袁本初位至大将军已成五世三公之伟迹,汉室对于袁氏之垂青不可谓不重,但是袁氏对于汉室之忠,在关东联军讨董之后,却是鲜为人见!”孙乾走了,留下面面相觑的张绣军满堂文武。

  张绣一向奉行实用主义,因而张绣集团内一向都是有事说事绝不拖延的作风。因而孙乾前脚刚走,长史杨弘就站了起来,禀手道:“臣以为,当下我军用兵之处甚多,绝无余力再行外征之事。”

  杨弘身为张绣军长史,在后世就相当于秘书长一类的角色。他一出头,立马引得下首数人点头出声应和。

  主薄阎象也站了起来清清嗓子准备发言。在平时阎象和杨弘这一对总是唱反调的,于是阎象站起来的那一刻,几个亲近杨弘的文臣谋士却是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阎象的一开口就让亲近杨弘的那几人放下心来。只听阎象如是说道:“臣以为,杨长史这一次所言甚是,我军现虽有二十万兵马,然而我扬州地广疆长,外需盯防交州张津、荆南孙氏、荆北刘表,内需剿除海贼山寇、招抚山越、镇守地方要卡关塞,到处都要用兵。而若是要兵发中原,少于则五万犹如杯水车薪,多于五万则会引得后方不稳。因而臣亦以为,此时兴兵伐曹实在不妥!”

  所谓主薄,就是掌管文书事务的。阎象的职位在后世就相当于办公厅主任,对于张绣军的情况,掌握着各路消息传递渠道他却是了如指掌的。

  难得想象阎象居然会有与杨弘意见一致的情况,亲近杨弘的那几人却是纷纷将提起来的心放回肚子里。这就好办多了嘛,连清流派的第二号人物都附议了我家大人的意见,那么看来这次文臣方面意见应该都是一致的了。

  等等,貌似有点不对啊。阎象的第一句话到底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杨长史这一次所言甚是”?为什么要加上一个“这一次”?难道我家杨大人平常说的话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