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铁骑vs狼骑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骑兵。凭借强悍的冲击能力,一个正常西凉铁骑可以在完全加速之后撞死五名以上步卒、或者三名以上地方骑兵。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受到相对力而自我伤亡。要是一口气借着势能冲过去还好说,要是没能冲过去,沉重的负重和臃肿的装备便会成为丧命的原因。

  所以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注重集团冲锋,注重阵型运用。依靠密集阵型的加成达成冲穿敌阵的最佳效果!

  运用西凉铁骑的精髓就在于此,冲击敌阵,或使其阵型散乱方便己方步军掩杀,或穿插分割使其首尾各部不能相顾。骑在马上进行搏杀这并不是西凉铁骑所擅长的,他们的作战秘诀就三个字——冲!冲!冲!

  当然,西凉铁骑一比五、一比三的交换比率并不高,甚至就杀伤程度上来说是相当亏损的。因为骑兵耗损了包括战马的耗损,一名骑兵和战马的成本相当于三四十个步卒,更不用说如果是优良马种再加上全套铁甲,一个普通西凉铁骑的培育训练装备等成本至少相当于五十名普通步卒!

  但是西凉铁骑在冲撞中,顶多撞死踩踏死十个步卒,然后就会因为失去势能和速度,被马下其他步卒杀死。相比较成本而言,性价比是负的呢?

  其实不然,虽然直接的交换价值是负的,但是在间接的价值上面,西凉铁骑创造的价值是决定性的。因为只要冲乱对方精心准备的阵型、或者直接冲垮对方中军、甚至将敌军分割成不能相顾的几部分,西凉步卒便能发挥其在乱战上的巨大优势,打出至少一比二的战损!

  于是你可以就张绣打垮袁术主力算一笔账。三千西凉铁骑对袁术军造成的杀伤最多不过一万,而自己一日三战折损了一千多人马。算下来似乎张绣军损失了相当于五万多步卒。但是实际上依靠西凉铁骑造成的决定性优势,雍凉军在乱战中击败了十万以上的袁术军!

  虽然折损了相当于训练五万步卒的军力,但是却是摧垮了袁术军十几万步骑军力,怎么算张绣都是大赚的!西凉铁骑的真正效用就在于此,不在于直接的厮杀,而在于间接带来的军事优势!

  打完袁术,其他骑兵耗损倒没有多少,但是三千西凉铁骑却是不足两千!因为淮南不产马,就算产马或者从四周进购马匹,也没有优良马种符合充当西凉铁骑的坐骑规格标准。所以西凉铁骑在之后并没有补充,编制由三部减为两部。

  这也是西凉铁骑的一个缺点——在西凉以外的异地很难补充相应规格的战马,骑士倒还好补充一点,但却也没有进行磨合训练列阵组合的时间。

  到曹操征伐淮南,张绣在蕲阳野战、出城决战上面都投入了赖以制胜的西凉铁骑,但是因为曹操的奸诈计策,西凉铁骑虽然依旧出色作战,但是没有发挥出制胜的效用,最后只能用在突围之上。战后西凉铁骑的数量更是锐减到不足千人!

  这一系列过程中凉州大马的损耗甚于骑士的损耗,原本的三千优良西凉大马,到现在只剩五百多匹,要不是张绣从轻骑部队中抽取了一些劣等凉州大马补充,现在的张绣军中西凉铁骑规模就不是最后的一部一千人——而是一曲五百人马了。

  这也是选择淮南作为根据地的坏处之一,得不到优质马种的补充!

  西凉铁骑越打越少,甚至就连最后的一部编制也是不满额,优质战马更为缺乏。其他的骑兵兵种也好不到那里去,羌胡弓骑的草原马虽然战损比一直最低,但是因为伤病问题战马的数量也是不断下降的。普通轻骑部队还好些,骑的都是普通战马,有钱便能进购。但是,因为淮南饥荒加旱灾,财政拮据,只能利用缴获袁术战马补充。

  在骑兵数量不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