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七章 奸细
br />
最爱听戏的是边上这位——摄政王。
他听他的,她弄她的事。
苏灵雨拿起一份目录,对上面勾勾画画。
但凡是摄政王妃支持的戏班子,都有送戏下乡的任务。
这是政治任务,不给钱也要去。不仅是戏班去,就连台柱子也要去唱上一曲。
既然是政治任务,也就执行着政治目的,比如宣传爱国、尊老爱幼、喜爱和平等等思想教育。
不知是谁说的,反动多是读书人。
对于百姓,他们用了愚民政策,也就是抬高读书门槛,不让百姓家子弟识字。
在她看来,愚民政策是不对的,越是没有知识的人越容易被蛊惑,被带上反动的路线。
想要百姓安家乐业,不仅要做民政上下功夫,还得要在思想上下功夫。
比如送戏下乡,利用戏曲宣传爱国、爱和平、爱读书的思想。
思想控制,得要在方方面面,不能一蹴而就。
未来二十年,将会进入大梁的鼎盛时期,她打算宣传“富裕的人家要读书,穷人家的孩子更要读书”的思想。
读书人多了,有识之士多了,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台下进入了高潮,锣锵打得当当响,明悦大家扭动了身躯,与黑脸的耍起了花枪。
把黑脸的赶了下去,明悦摆动起花枪,在台上摆了个娇媚又英气的姿势,引得观众阵阵叫好。
一出戏过去了,看戏的都往台上撒铜钱。
萧景行也不俗套,命人往台下撒碎银。
别人撒的是铜钱,他撒的是碎银,出手可大方了。
台下的曲目变了,明悦大家卸妆上了雅间。
“明悦拜见王爷、王妃。”
“起来吧。”苏灵雨将目录递给萍姑,萍姑将目录给了明悦。
“明悦,你有一年没下乡唱戏了吧?”苏灵雨问。
明悦心知这次不能躲过去了,只能先一步应下,好给王妃留下好印象。
“上一次是因为明悦生病,这次明悦做好了准备,定不会在半途出了岔子,误了送戏下乡。”
忽而边上传来一声音,“你不用去。”
沿着声音看过去,发现是摄政王爷。
明悦心中大喜,但不敢过于明显。
送戏下乡就是一桩苦差事,他一个名誉北城的,到乡下去唱戏,这多掉价啊!
苏灵雨看向萧景行,问他有什么计划,还是有什么安排。
只见萧景行问明悦,“府里有个叫冬雅的丫头死了,你知道吗?”
明悦没有反应,好一会儿才问道:“王爷是在问在下?在下不知冬雅是谁。”
萧景行也不与他废话,“你这嗓子不错,毁了可惜了。来人,剁了他的手指。”
“是。”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班主在门外跪下求情,“明悦就靠这嗓子与这双手吃饭,若如您砍了他双手,今后谁能弹《山海行》啊?”
他听他的,她弄她的事。
苏灵雨拿起一份目录,对上面勾勾画画。
但凡是摄政王妃支持的戏班子,都有送戏下乡的任务。
这是政治任务,不给钱也要去。不仅是戏班去,就连台柱子也要去唱上一曲。
既然是政治任务,也就执行着政治目的,比如宣传爱国、尊老爱幼、喜爱和平等等思想教育。
不知是谁说的,反动多是读书人。
对于百姓,他们用了愚民政策,也就是抬高读书门槛,不让百姓家子弟识字。
在她看来,愚民政策是不对的,越是没有知识的人越容易被蛊惑,被带上反动的路线。
想要百姓安家乐业,不仅要做民政上下功夫,还得要在思想上下功夫。
比如送戏下乡,利用戏曲宣传爱国、爱和平、爱读书的思想。
思想控制,得要在方方面面,不能一蹴而就。
未来二十年,将会进入大梁的鼎盛时期,她打算宣传“富裕的人家要读书,穷人家的孩子更要读书”的思想。
读书人多了,有识之士多了,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台下进入了高潮,锣锵打得当当响,明悦大家扭动了身躯,与黑脸的耍起了花枪。
把黑脸的赶了下去,明悦摆动起花枪,在台上摆了个娇媚又英气的姿势,引得观众阵阵叫好。
一出戏过去了,看戏的都往台上撒铜钱。
萧景行也不俗套,命人往台下撒碎银。
别人撒的是铜钱,他撒的是碎银,出手可大方了。
台下的曲目变了,明悦大家卸妆上了雅间。
“明悦拜见王爷、王妃。”
“起来吧。”苏灵雨将目录递给萍姑,萍姑将目录给了明悦。
“明悦,你有一年没下乡唱戏了吧?”苏灵雨问。
明悦心知这次不能躲过去了,只能先一步应下,好给王妃留下好印象。
“上一次是因为明悦生病,这次明悦做好了准备,定不会在半途出了岔子,误了送戏下乡。”
忽而边上传来一声音,“你不用去。”
沿着声音看过去,发现是摄政王爷。
明悦心中大喜,但不敢过于明显。
送戏下乡就是一桩苦差事,他一个名誉北城的,到乡下去唱戏,这多掉价啊!
苏灵雨看向萧景行,问他有什么计划,还是有什么安排。
只见萧景行问明悦,“府里有个叫冬雅的丫头死了,你知道吗?”
明悦没有反应,好一会儿才问道:“王爷是在问在下?在下不知冬雅是谁。”
萧景行也不与他废话,“你这嗓子不错,毁了可惜了。来人,剁了他的手指。”
“是。”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班主在门外跪下求情,“明悦就靠这嗓子与这双手吃饭,若如您砍了他双手,今后谁能弹《山海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