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这还是民企吗?
  不久。

  杨玉晴一行第三次来到布里村。

  第一次进山。

  看到了孩子们的艰苦。

  第二次进山。

  看到了孩子们的感动。

  第三次,杨玉晴希望带给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技能,让山里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健康成长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这次,她准备得更加充分。

  随着晴风集团数据中心的开建。

  一条公路直通山脚,杨玉晴带来了更多的物资和人手。

  晴风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们来到学校,给孩子们检查卫生、剪指甲、洗手……

  随便洗洗搓搓,一盆水就成了泥汤。

  志愿者们还教会孩子们各种技能,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掌握技能,才能自食其力。才能为长大后建设自己的家乡而努力。

  来自蓉城的大学生志愿者罗薇罗微,教给孩子们的第一个技能是舞蹈。

  山里的孩子们,个个都能歌善舞,稍加教导,就跳得有模有样。

  孩子们还学了唱歌和画画。

  邓毅老师用相机教孩子们摄影,用电脑上的资料给他们科普,正在修建的数据中心有什么用。

  晴风慈善基金会的再次到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孩子们。

  他们还不理解,在大山里建一个数据中心,对家乡意味着什么。

  但是,基金会工作人员不停地拿出崭新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这一次,基金会的志愿者搬来一台冰箱放到学校食堂。

  孩子们都来围观。

  罗薇给孩子们介绍冰箱:

  “这是冰箱,你们家有吗?”

  “没有。”

  “那你们家的肉,肉食都是用什么装?”

  “肉食都是挂在墙梁上。”

  “知道这冰箱有什么用吗?”

  “知道,有冰箱,吃不完的饭菜放里面就不容易坏了。”

  邓毅把这感人的一切都拍摄下来。

  突然发觉好像少了一个人:

  “孩子们,子洛呢?她今天没来吗?”

  “摄影师叔叔,夜里下了雨,子洛她进山里捡蘑菇去了。”

  “山里危险吗?”

  “不危险,我们经常去的。”

  ……

  作为这次助学行动的领头人。

  杨玉晴最忙碌,也最受欢迎。

  她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你们什么时候再来?”

  对于她们的帮助,孩子们充满了感激。

  孩子们学了画画,就用粉笔在学校操场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在爱心里面写上“我爱你”。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