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在学校上课,这又放松下来。
也都怪秦瑄这个架势,看起来跟大学上课一模一样。
用笔当作教杆点了一下那个大脑结构图,秦瑄语调冷漠的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学科,是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具体的东西太硬了,一时半会你也很难消化,我就直接给你将分析过程。”
李姝影正襟危坐:“好的好的,秦老师请继续。”
“还记得我在李一飞病床前说过的一句话吗?一切内容生意都是心理学生意。”秦瑄难得在一句话上加重了语气:“首先要明白,日本动漫尽管门类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是主要还是做青少年生意,也就是所谓的‘中二’人群。”
“那么什么叫做中二呢?”秦瑄手中水笔又飞快的勾勒出两个少年男女的素体外形后说:“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完善,自我自尊的需求开始出现。随着性激素分泌的影响,身体上也开始出现了成人化的性征,让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孩子,开始渴望成年人的社会地位。但是未成年人的身份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性,又与这种需求相矛盾,所以这个时候的人会处于一辈子中最纠结矛盾的心理阶段,也就是中二期了。”
秦瑄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飞快的写下了五个词,手速快的李姝影差点没看清。
“有心理需求,就会有内容产生。聪明的日本人,利用这种特殊的心理阶段,以动漫产品为工具实施了精准的心理打击。”
秦瑄的笔首先点在第一个词上:“完美的长辈!首先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接触最多的还是家长长辈们。在他们这个特殊的心理阶段,特别希望长辈能当他们是成年人一样平等论交。但是在东亚的家长制社会里,这种需求很难被满足。于是日本动漫里会频繁出现那种看起来‘不靠谱’的长辈形象,大多由父亲来担当。比如《乱马》里主角的父亲,《死神》里主角的父亲等。”
“这种跟自己孩子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的父亲,本质上还是不跟孩子摆家长身份,而是能够平等的互相沟通甚至打闹。这种形象迎合了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替代了他们心目中完美长辈的角色,形成了情感映射。”
秦瑄的手依次在后面四个词上点过去:“同样的,还有完美的导师、完美的伙伴、完美的异性伴侣。这些动漫形象的设计,都是针对这个时期青少年内心的心理需求。加上完美的人生,比如一个平凡的小孩突然得到拯救世界的使命什么的。这些精准的心理学打击之后,懵懂的青少年就会对这些完美的形象形成强烈的情感映射。这种情感映射如此之强,以至于他们消费起来都没有溢价概念。”
秦瑄此刻又在白板上画了几个东西,李姝影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秦瑄画的几个日本著名动漫角色的形象,还真的挺像那么回事的。
“产生情感映射之后,自然就是现金的收割了。”秦瑄一一列举:“比如根据这些动漫人物形象制作的周边手办,什么pvc材质的玩意,东莞开模生产,量产起来了成本价也就二十块钱不到的塑料玩意。卖给这些动漫形象的粉丝,动辄溢价十倍,傻孩子还乐呵呵的抢购。因为看到这些形象,内心就会产生满足感。至于其他的什么动画影碟音乐cd授权的印刷产品等等,都是对这种情感映射的收割。这就是所谓的日本动漫主流模式,是非常漂亮的心理学运用生意。”
“秦老师。”李姝影刚刚想举手提问,再次想起这是自己家,悻悻的又把手放下后提问:“这个模式利用了青少年的特殊心理我理解,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就不能复制呢?这种心理状态,中国的青少年也不会�
也都怪秦瑄这个架势,看起来跟大学上课一模一样。
用笔当作教杆点了一下那个大脑结构图,秦瑄语调冷漠的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学科,是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具体的东西太硬了,一时半会你也很难消化,我就直接给你将分析过程。”
李姝影正襟危坐:“好的好的,秦老师请继续。”
“还记得我在李一飞病床前说过的一句话吗?一切内容生意都是心理学生意。”秦瑄难得在一句话上加重了语气:“首先要明白,日本动漫尽管门类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是主要还是做青少年生意,也就是所谓的‘中二’人群。”
“那么什么叫做中二呢?”秦瑄手中水笔又飞快的勾勒出两个少年男女的素体外形后说:“人在青春期的时候,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完善,自我自尊的需求开始出现。随着性激素分泌的影响,身体上也开始出现了成人化的性征,让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孩子,开始渴望成年人的社会地位。但是未成年人的身份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性,又与这种需求相矛盾,所以这个时候的人会处于一辈子中最纠结矛盾的心理阶段,也就是中二期了。”
秦瑄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飞快的写下了五个词,手速快的李姝影差点没看清。
“有心理需求,就会有内容产生。聪明的日本人,利用这种特殊的心理阶段,以动漫产品为工具实施了精准的心理打击。”
秦瑄的笔首先点在第一个词上:“完美的长辈!首先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接触最多的还是家长长辈们。在他们这个特殊的心理阶段,特别希望长辈能当他们是成年人一样平等论交。但是在东亚的家长制社会里,这种需求很难被满足。于是日本动漫里会频繁出现那种看起来‘不靠谱’的长辈形象,大多由父亲来担当。比如《乱马》里主角的父亲,《死神》里主角的父亲等。”
“这种跟自己孩子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的父亲,本质上还是不跟孩子摆家长身份,而是能够平等的互相沟通甚至打闹。这种形象迎合了这个阶段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替代了他们心目中完美长辈的角色,形成了情感映射。”
秦瑄的手依次在后面四个词上点过去:“同样的,还有完美的导师、完美的伙伴、完美的异性伴侣。这些动漫形象的设计,都是针对这个时期青少年内心的心理需求。加上完美的人生,比如一个平凡的小孩突然得到拯救世界的使命什么的。这些精准的心理学打击之后,懵懂的青少年就会对这些完美的形象形成强烈的情感映射。这种情感映射如此之强,以至于他们消费起来都没有溢价概念。”
秦瑄此刻又在白板上画了几个东西,李姝影一看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秦瑄画的几个日本著名动漫角色的形象,还真的挺像那么回事的。
“产生情感映射之后,自然就是现金的收割了。”秦瑄一一列举:“比如根据这些动漫人物形象制作的周边手办,什么pvc材质的玩意,东莞开模生产,量产起来了成本价也就二十块钱不到的塑料玩意。卖给这些动漫形象的粉丝,动辄溢价十倍,傻孩子还乐呵呵的抢购。因为看到这些形象,内心就会产生满足感。至于其他的什么动画影碟音乐cd授权的印刷产品等等,都是对这种情感映射的收割。这就是所谓的日本动漫主流模式,是非常漂亮的心理学运用生意。”
“秦老师。”李姝影刚刚想举手提问,再次想起这是自己家,悻悻的又把手放下后提问:“这个模式利用了青少年的特殊心理我理解,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就不能复制呢?这种心理状态,中国的青少年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