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被迫的主动请缨
着狭夷皇国,那么就算是梁夏帝国大动干戈,把狭夷皇国变成人间炼狱,其他国家也不会出面指责,毕竟是在惩戒发动战争的战犯。

  如果这些家伙没了,会如何?

  当战局发展到关键时刻,那些家伙离开了权利中枢,或者干脆的一命呜呼,继续打,还是说就此收手?

  在根本上,这跟是否在狭夷本土登陆,以及是否对狭夷皇国实施军事占领有关。

  如果是不需要,那么一切都好说。

  封锁与轰炸随时能叫停,而且就算突然停下来,对帝国的总体战争计划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相反,那就严重了。

  用司徒旌德的话说,如果把对付狭夷皇国的战争说成是勾搭有夫之妇,轰炸封锁这些就只是打情骂俏,最多算勾肩搭背,因此就算暴露了,也能够解释。攻打狭夷本土差不多等于约会,对狭夷皇国实施军事占领相当于发展到赤膊相对的程度了;简单说,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司徒旌德做的这个比喻,让白止战不得不怀疑他在年轻的时候肯定是风流倜傥。

  不过要说,这个比喻还是比较贴切的。

  讨论一个晚上加大半个白天,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必须得攻打狭夷本土,那就要速战速决。

  仍然用司徒旌德的话说,前面调情的部分全都省掉,来一个开门见山,完事之后马上就撒手。

  这样一来,肯定得修改战争计划。

  也就是讨论到这里,薛远征提出,派一个人去前线摸底。

  司徒旌德与彭怀胜认为没有这个必要,部队是他们带出来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在冰风暴半岛已经证明了。

  只是,薛远征坚持,圣上也觉得最好还是派个不相干的人去摸底。

  圣上与首辅站在了一起,明确提到“不相干”的人,而且首先发起这个话题的是新晋驸马爷。

  两个陆军上将没再反对。

  这摆明了是让驸马爷去抛头露面。

  要是继续咬着不放,也太不给面子了。

  驸马爷的面子还无所谓,可当今圣上,还有首辅的面子,那必须得给。

  陆军与禁卫军,靠的不就是这两座大山吗?

  至于刘长勋嘛,一直在旁观,始终没发表意见。

  两个陆军大将脑子进水,想不开要跟圣上与首辅闹别扭,跟海军有啥关系?

  至于夹在中间的白止战,那也是活该,谁让他那么喜欢表现自己?

  其实,白止战在提出这个猜测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往别的方面想,只是被圣上与首辅利用了。

  到了这个地步,白止战只能挺身而出。

  再不主动,那就是不识抬举。

  然后,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虽然是由首辅提出,获圣上支持,但是皇室不政,这是始武大帝定下的规矩,而且驸马也只是民间的称呼,哪怕是圣上的亲妹夫,那也只是内宫的事,在外廷没用,至少不能拿来当官职用。

  白止战是由海军司令部委派,以海军代表的身份去前线部队视察,为海陆两军的联合作战做准备。

  正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