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完成态的舰载机
��,这些改造来的快速战列舰,已经演变成防空战舰。

  至于舰队决战,那是保留下来的十几艘老式战列舰的事,跟专职防空掩护的快速战列舰无关。

  狭夷海军是照葫芦画瓢,对四艘“金钢”级进行了改造。

  在理论上,就算500千克航空穿甲弹,也无法保证能百分之百的击穿“北河”级的水平装甲。按帝国海军做的测试,在重点防护区域,“北河”级完全能扛住从1500米高空投下来的500千克航空穿甲弹。

  显然,俯冲轰炸的投弹高度不会超过1500米,一般是在500米到1000米之间。

  如果“金钢”级的水平防护跟“北河”级相当,肯定能扛住500千克炸弹。

  相反,即便是货真价实的战列舰,针对鱼雷的水下防护也是严重不足。

  在上次大战结束后,准确说是在“华城条约”生效之后,几个海军强国拿必须拆除或者报废的在建战舰进行了实弹测试。

  最奢侈的就是帝国海军。

  当时,帝国海军把四艘已经完成舰体建造,按照条约规定得报废的“龙兴”级战列舰全都充作了靶舰!

  只是测试,就前前后后的搞了好几年。

  测试结果?

  至今都是头号机密。

  对白止战来说,那不是机密。

  白止战亲自参加过两艘“龙兴”级靶舰的测试,而且测验的就是不同种类的航空炸弹与航空鱼雷对战列舰的杀伤力。

  测试结果表明,鱼雷对战列舰的威胁几乎是致命的!

  此外,上次大战前的防鱼雷设计本身就存有问题,可以说连基本方法都搞错了,防护效果非常的糟糕。即便是“龙兴”级这种最强大的前条约型战列舰,只需要一侧被三条战雷头的装药量为150千克的鱼雷击中,就会彻底丧失战斗力,甚至有可能战沉。如果把战雷头的装药量提高到300千克,一条就能够让战列舰瘫痪。关键是,这还只是按照传统的雷击战术做的测试。

  鱼雷的命中部位在战舰侧舷,舰体得到防鱼雷隔舱保护。

  这一系列测试,让帝国海军确定了航空鱼雷的标准,也就是宁愿牺牲航程,也要保证战雷头的装药量达到150千克。

  此外,帝国海军航空兵更重视鱼雷机,跟测试中的一个意外发现有关。

  在一次测试中,一条鱼雷因为搞错了定深,打中靶舰下方的平台,一个起到支撑作用的金属框架,在舰体下方引爆。

  鱼雷在战舰的舰底下方引爆,也就是避开了防鱼雷隔舱,就算没直接命中舰体,而是在舰体外面引爆,造成的伤害反到比直接击中侧舷大得多,只是控制的难度很大,需要研制非触碰类的引信。

  直到目前,磁近炸引信都还没有研制成功,几种试制品的可靠性都不太高。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用了将近一个小时,七十二架舰载机才降落到了航母上,还有很多只能摆在飞行甲板的前端。

  这个时候,战斗机到了。

  四个中队,总共有三十六架,其中多出的四架是备用机。

  “周涌涛,那是‘台风’吗?”

  “不太像。”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