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八十二章
r />   李思当众呵斥,说得方才质疑他的人面色发青,只好坐了回去。

  这时一个看似年纪较大者捋了捋胡子:“既然楚有此二圣人,你为何选入咸阳?当毕生所学报答母国才是啊。”

  “屈原大才,却后遭上官等同僚嫉恨,遭小人诬陷排挤;荀卿在齐、楚连连受谗言所害,亦不得重用。如此之国,如此之道,李思心灰意冷。而素闻秦国唯才是举,相国乃旷世英豪,治世能臣,李思相信如此秦国,如此相国必能成大业。”李思把这样的高帽子戴在吕不韦的头上,门客们若还是喋喋不休地纠结他,岂不是让相国蒙羞。

  吕不韦仍旧不语,目光淡淡,他就不信手里养的这些个人,连李思都说不过。

  老者在吕不韦身边多年,深知吕不韦的喜好,这个时候就得为相国出面,指着李思高声道:“一介布衣,为名利而弃家国,大义何在?”

  看来这些人还真是难缠,李思眯了眯眼,心中思量着眼下情景也只能把吕不韦拉出来挡箭,才能让这群人消停下来!

  既然如此,李思也不再讲为客之道,给在座诸位留面子了。

  “弟子谨记夫子提点。”李思明白夫子若有所指,秦相吕不韦的权力远在秦王之上。

  当然荀卿不用问韩非,也知韩非心意。

  只是李思言明入秦后,韩非凝眉不语。

  荀卿让童子倒了三杯酒,他饮酒一杯为两位学子送行,祝他们心愿达成。

  韩非跪地而拜,向荀卿磕头行了个大礼:“夫子之恩,非毕生不忘。”

  李思见此,也跪地叩首,恭恭敬敬感谢荀卿的倾囊相授毕生之所学所悟。

  此夜无月,快到夏天了,炎热的空气透着烦闷。

  大概是韩非与李思在桃李山庄最后的相聚一夜。

  韩非送了李思一柄绝佳的佩剑,做离别礼物。这两年来,韩非见李思总是颇有闲情地拿着她的木剑,挥舞剑谱上的剑法,早就有心送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