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的我当嫁妆的。我寻思我又不会种地,拿着地契没有用处,不如交给爹。”

  赵氏分明记得许家没有任何人来过李家,问道:“许家管家什么时候给你的?”

  李如意解释道:“许家管家没有来我们家,去的是江哥哥府。前几天福伯来我们家把许家管家的转述告之我。当时我忙着给福伯拿药,就把这件抛到脑后,昨个晚上才想起来。”

  赵氏眼帘低垂,暗自琢磨。

  回想那日,福伯来了以后不止一次说谢礼是五府送给小神医这样的话。

  赵氏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许家是怕李家把李如意的东西都吞掉了,让福伯悄悄把地契给李如意。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李家六个儿子一个女儿。李山没有本事,以前一年的收入都不如卖豆腐一天赚的多。

  李家能有今天功在李如意。

  李如意又是小神医,把县公爷、几位将军的病都看好了。

  外人怕李家苛待李如意,把她赚到的银钱全部贴补给六个哥哥弟弟。

  许家老太爷是真心感激李如意。

  一个外人都能如此为李如意着想,赵氏作为李如意的生母更是如此。

  “我的儿,你把地契收起来,我给你爹说一声,让他雇人去种地,秋收得到的租子都归你。”

  “我要那么多的地干什么?”

  “当嫁妆。以后你嫁到婆家腰杆也硬。”

  李如意见赵氏态度坚决,只有把地契收了起来。

  赵氏伸手摸了摸爱女的头发,去年还是个黄毛小丫头,好吃好喝了半年,就成了大姑娘,头发密了,个子长起来,身挑也显了,不过胸前还是扁的,离有葵水还早。

  “邓家给邓银花的嫁妆太少,村里人笑话你姨,这几天你姨心情不好,在我跟前唠叨了好几回。”

  当地有晒嫁资的风俗,邓银花的嫁妆三天前就抬到了许家,礼村的男女老幼都去瞧过。

  邓家穷,只给邓银花三十个铜钱压箱底,连张床都没有,被褥也没有,就给了一对八成新的木箱和一个新的木盆,还有邓银花穿过的旧衣服,合起来顶多二百个铜钱。

  许家给邓家的聘礼光银子就有三两,还有吃用的东西,总共下来近五两银子。

  邓家全部留下来,没有给邓银花。

  李如意轻声道:“五狗子听镇里药铺的人说邓族那边的村子嫁女都是这样。”

  “我听你马姨说,之前邓老头说的好好的,邓银花的嫁妆至少给二两银子,后来邓大媳妇的娘家爹重病,把银钱借走了。”

  “哦。原来是这样。救人如救火,跟嫁妆相比,人命关天,人命重要。”

  “是。这不邓老头在酒桌上跟许伯伯说了此事,你爹在场听见了。”

  “这下马姨心情该好点了吧?”

  “还凑合。”

  “娶都娶回来了,日子自己过,管别人怎么说。以后邓银花好好跟二狗子哥好好过日子,给马姨生个孙子不比什么都强。”

  赵氏见爱女十分的通透,笑道:“下次你帮我劝劝你马姨。”

  李如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