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策(二)
  ……腾出来的份额,要补到城市公共设施和农业上头。郑宇说道“城市公共设施决定了城市的居住水准,也会直接影响工商业的效率,以及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而下一步要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更是要以此为基础。这些年我们欠账太多,电气化〖革〗命又已经开始,帝国在电气方面基础打的不错,正好可以启动一线城市的电气化,然后是二线城市……………,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体上会降低城市工商业运转的成本,提高居住满意度,提升文教卫生这些人本型事业的效率,正好为再下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打基础。”

  “至于农业,这些年欠账也不少。”郑宇说道“帝国肇建十年,国家安定,向边区大力移民,铁路和公路网快速延伸,国家农业产量年年猛增,再加上英属殖民地和沙俄的农业产量激增,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导致农民生活清贫,缺乏投资力。”“不过现在却是帝国农业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郑宇一笑“沙俄内战如火如荼,这个欧洲粮仓现在自身难保,我估计几年之内,欧洲都无法指望沙俄的粮食出口,甚至沙俄自己还要进口粮食,这样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趁着这几年粮价高涨,我们在欧洲把市场占下来,并且利用这个机会提高农业的集中度,发展专业化分工,产业化运营,推广农机,在机械化农场里加大化肥比重,引入新型农具,还有部队裁汰下来的驮马都可以相对低价卖给农民,配合新式的畜力农具,提高劳作效率……………”“现在粮价高涨,我们推动轮作对农民的影响就没鼻么大。

  不过现在难得这几年农业好光景,休耕的力度就没必要过大,等沙俄恢复出口,我们再大力休耕,农民也容易理解。”许凡看着自己这个学生,欣赏中隐隐带了惊异。

  “国际形势的演变目前处于对我们非常有利的状态。由于我们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俄国内战还要持续,英法制约我们的筹码已经非常匮乏,反而是我们掌握住了英德两大阵营实力消长的关键。现在德国和美国率先打破了对帝国的封锁,英法再执着下去已经毫无意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达成与列强的势力分割和商约修订,把我们的战果用外交的形式彻底巩固下来。以国家开发和建设,尤其是新入领土的开发为筹码,以英德两大阵营为杯葛,迫使列强在开放市场等方面向我们低头。我们重工业的底子可以促进轻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些轻工品,和我们质优价廉的军工品,交通工具,机电产品一起构成出口的主力军。说到根子上,轻工业的市场最广阔,周期性最弱,也最能发挥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解决就业,促进城市化。”“简单地说,下一步国家的产业策略就是投资向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倾斜,其次是农业。工业内部,通过财税政策刺激轻工业投资,用外交确保外部市场。…,

  郑宇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帝国一直以来遵循的经济思想,大体上是弗雷德里希,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着重培育生产力,这也是后起国家赶超先进工业国的法宝。不过李斯特本人也说过:“基督教,一夫一妻制,奴隶与封建领地的取消,王位的继承、印刷、报纸、

  娜政、货币、计量、历法、钟表、〖警〗察等等事物、制度的发明,〖自〗由保有不动产原则的实行,交通工具的采用一这些都是生产力增长的丰富源泉。如果对这个说法有疑问,只要把欧洲各国的情况与亚洲的比一比就可以明白。思想与意识的〖自〗由对国家生产力影响很大。要在这方面获得适当估计,只须看一看英国的然后再看一看西班牙的历史。司法公开,陪审制度,国会立法,公共监督行政,地方自治,〖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一这些都是以使立宪国国民及官员获得一定程度的精神力量,这种效果是难以用别的方法取得的,除了直接提升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为城市工商业发展打基础外,市政建设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