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飓风(上)
�了一场“关税保护同盟”运动。

  丘吉尔和他的密友们分析了形势,认为约瑟夫?张伯伦的保护关税,实际上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他本人代表的,正在德国和美国的竞争下步履维艰的英国重工业,而在英国拥有更广泛力量的造船业和纺织业则面临反报复的威胁。更大的问题,是保护性关税会导致英国进口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从而遭到底层民众的反对。而对英国工商业来说,英国目前仍然处于较大规模的出超,总体上还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随即,丘吉尔和他的“休里干斯”们开始大肆抨击张伯伦的贸易保护政策,把张伯伦和他的同党们生生搞出了内阁,并且导致了保守党的大分裂。

  不过,随后组建新内阁的保守党人贝尔福并没有把丘吉尔纳入内阁,这让丘吉尔大为不满。再加上他本人在自由贸易政策上与自由党意见比较一致,最后干脆转投了自由党,并进而在本次自由党组阁中收获了殖民地事务次官的席位。

  “是的,尊敬的首相。”丘吉尔点了点头,神色也凝重了起来,“对内实行特惠关税,对外统一关税壁垒,使大英帝国形成一个能够自我循环的经济体,并以此加强整个帝国各部分的凝聚力,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班纳曼爵士盯着丘吉尔。

  “在这样一个体制之下,我们的各种主要原材料,农产品都可以自给,”丘吉尔继续说道,“而我们有着足够的消费市场,让全世界眼红的市场。这个市场将以统一的面目对外说话,任何人要进入这个市场,就必须承担起高关税,并且在政治和外交甚至军事方面付出适当的代价。利用这个统一市场,我们可以与全世界各个国家谈判。”

  “对内部的各殖民地来说,离开帝国就等于丧失了这个特惠市场,原材料和其他必要的生活物资也要重新寻求供应。”丘吉尔胸有成竹地说道,“这才是大英帝国在当前世界恢复光荣最好的路径,也是必经之路。”

  班纳曼爵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有些道理……对了,温斯顿,你怎么想到这些的?”

  “观察,和思考。”丘吉尔有些矜持地笑了笑,“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一个国家:中国。”

  班纳曼爵士没说话。

  “这个国家,几十年来保持了异常的高增长,而他们始终坚持的,其实就是这样一条路径。”丘吉尔说道,“他们在获得了足够的经济纵深和人口后,就着手恢复关税主权。他们用自己的市场做筹码,说服我们这些欧洲国家放弃了关税控制权,让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关税壁垒。在他们的内部,他们取消了各地方的厘金税卡,在内部实现了一种真正的特惠。他们一直着力于在南洋之类的地方加强投资和移民,建立自己的经济殖民地,然后用资本与共同效忠为纽带,把这些经济殖民地和本土连接起来,构成统一的自足经济,也因此获得了对外更大的经济博弈能力。”

  “他们的主要农产品,工业原材料基本都可以自给,而且大量出口。他们的工业产品,有一个多达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内部市场提供支持,当他们面对外部市场,根基已经打牢,也就很难被动摇。”丘吉尔深深吸了一口气,“现在他们正在东亚建立的所谓新秩序,本质上就是要建立一个类似我们特惠关税帝国这样的体制,以他们那个中华帝国本部为核心,用军事,经济和外交控制住一批经济殖民地,构建自足经济体。看看他们和***,朝鲜签订的商约,通过关税返还,他们在内部实现零关税!”

  “首相,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我们这个模式是否过于激进,而是我们现在做,都可能落在中国人的后面,更何况保持现状……”丘吉尔一摊手,“我相信,德国人正在非洲所做的事情,实际上和中国人差不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