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完)
  包亚林认为,沙皇政府与中国方面的缔约是迫在眉睫的。他提醒众人,苏维埃政权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对外关系问题,就要面临东,南,而且很可能还有西面— 英法登陆部队或者是德军的三面威胁。

  他认为,要避免遭到如此不利的局面,苏维埃政权迫切需要高调地表达与英法德等强国的亲善,履行国际义务。

  “必要时,”包亚林提出,“既然波兰等国的独立已经是既成事实,如果需要,我们可以与德国达成协议,同意把这些地区作为德国的势力范围,但要求德国确保他们的独立,以作为德国和苏维埃的缓冲地区。”包亚林提出,中国人手里掌握的几十万训练有素的俄***人,大批器械军需,这是足以决定胜败的筹码。革命者和沙皇***政府谁获得了这些筹码,谁就会取得胜利。而且,因为沙皇的“平叛大本营”在车里雅宾斯克,反动政权获取东线那些训练有素,相对服从和忠诚的军队,包括中国人手里的俘虏和大批的武器弹药“是很自然的想法”。

  他提出,“为了胜利,革命者要敢于和魔鬼合作”,只有“一切为了胜利,才能胜利地获得一切”,苏维埃必须与中国达成一致,哪怕不一定马上缔结公开的和约。

  包亚林?马克西莫夫的意见在布尔什维克中引发了争论。

  最终,托洛茨基和乌里扬诺夫都站在了马克西莫夫一边,而综合了列宁和马克西莫夫的意见形成的《布尔什维克关于革命第二阶段总体策略的纲要》,也就此出炉。不过,马克西莫夫却拒绝了由自己进入最高工兵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并且担任外交事务委员的建议,转而推荐亚历山德拉?柯伦泰夫人,认为由一位女性出任这一重任更有利于改善西方世界对苏维埃的观感,并增加亲和力,而他本人“保持相对超然的姿态更有利于开展一些内外联络工作”。

  马克西莫夫的表态让所有的布尔什维克更加钦佩这位充满智慧,大公无私的特殊布尔什维克。

  会后,布尔什维克派在马克西莫夫的建议下,以一种巧妙的方法解决了乌里扬诺夫的身份问题。最高工兵苏维埃宣布“增补五名新委员”,布尔什维克派的乌里扬诺夫和柯伦泰夫人,孟什维克的马尔托夫和普列汉诺夫,社会革命党人的瓦西里耶夫同时被增补,算是皆大欢喜。

  最高工兵苏维埃也做了工作分配,柯伦泰夫人担任外交委员,乌里扬诺夫担任宣传委员,同时兼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托洛茨基转任副委员长。

  不过,布尔什维克统一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的努力却受到了出人意料的抵制。尽管普列汉诺夫带头加入了布尔什维克,但大多数孟什维克却拒绝了这一提议。马尔托夫,齐赫泽等人表示,“布尔什维克也需要反对党,民主宪政不能搞一言堂,孟什维克承认自己是社会民主工党,但不承认自己是布尔什维克”。他们认为,自己的政治理念与布尔什维克还有很大差异,形式上的统一反而可能导致党内的混乱和分裂。

  最终,在布尔什维克派的努力之下,崩得分子加入了进来,与布尔什维克共同组建为“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而孟什维克则组成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

  在布尔什维克的推动之下,也是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支持或默许之下,苏维埃通过了《土地法令》,《工人监督条例草案》、《俄罗斯人***力法约》、《工人同被剥削劳动农民的联盟》、《劳动人民和被压迫者法约》、《关于实行银行国有化及有关必要措施的法令草案》、《被剥削劳动人***力宣言》等重要条令,把八条纲领的精神进行了细化,并以法律形式固化下来,奠定了人***力的基础。

  被任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