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帝国经济推演过程(重要)
;皇帝在镇国军早期就与南洋侨界建立了联系,尤其和马来亚的张氏,爪哇的李氏等家族往来密切,并在早期获得了南洋侨界的大笔资金支持。镇国军第二次击败法军,并战胜清军后,爪哇李氏和皇帝联姻,更加大了支持力度。
南洋侨界的资金是皇帝起家的资本,也是皇帝可以和犹太人讨价还价的底气之一。在镇国军以至帝国的支持下,南洋华侨也加强了在南洋地区的经济政治乃至武装实力,开始事实上具备了与荷兰,英国殖民当局抗衡的资本。
3—金融系统重整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滞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发达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银行是把民间剩余资本集聚起来配置到生产环节,实现财富滚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通道。帝国在犹太人的指导下建立了近代金融体系,但同时坚持了金融自主,严格限制外资占比。帝国仿效英格兰银行建立了中央银行,但实行国有,统一进行发钞和信用监管,制订基准利率,进行外汇买卖。
帝国的商业银行系统,以郑氏和国有控股的银行为骨干,对民间资金有审核地开放并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发达的金融信贷体系,中国民间资本得以调动,士绅有余财而缺乏工商业能力的,或资本不足的,可以通过银行获取固定收益,而银行放款给工商业者获取息差。
这样历史上外国银行源源不断从中国抽取资本的情形就不会发生,中国历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民间财富得以发挥作用,成为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历史上,1907年美国银行存款总额43亿美元,包括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210亿美元。考虑到本时空中国的金融机构基本就是银行,目前设定1904年全国所有银行的总资产达到一百二十亿华元,其中股本金二十亿华元。
目前主要的银行包括:
帝国银行(中央银行)
八大银行:皇家华夏银行(皇室基金会控股),皇家工商银行(皇室基金会控股),帝国振兴银行(国有控股),交通银行(国有控股),庆余银行(胡雪岩家族控股),华兴银行(徽商联合出资),华商银行(爪哇李家控股),广东联合银行(广东商人联合出资)
良好的金融体系,提高了帝国的信用,降低了发债成本。
4-甲午战后没收的财产
甲午战后,对于满清皇室,旗人,贵戚窃据的国民财产,以及甲午战争中打着勤王或独立的旗号响应满清和日本进行颠覆活动的叛国者财产一律收入国库。
部分不动产,如田庄,宅邸,园林等,进行了公开拍卖,所得纳入国库。
这部分财产总额估值高达二十亿华元,尤其是不动产很多。此外还有大批的古玩珍宝字画。目前每年依然会继续进行古玩珍宝的拍卖,所得补充财政。
还有大部分田庄作为国有农场,包括荣军农场,进行规模化农业的试验基地。
当然,有不少满清贵戚跑到了俄国日本,他们在外国银行的存款也就跟着外流了。
5-自身滚动积累。
自1875年开始,帝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实践,由于帝国持续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商业发展很快,皇室和国有控股产业以轻工起步,一步步完成升级,并成为重化工业和金融业主力,从1885年开始,每年的资本税前综合回报率平均达到百分之十。这部分资金,大部分都以各种形式重新回流实体经济。
镇国军时代,南洋总理衙门辖区的外贸逆差在1890年开
南洋侨界的资金是皇帝起家的资本,也是皇帝可以和犹太人讨价还价的底气之一。在镇国军以至帝国的支持下,南洋华侨也加强了在南洋地区的经济政治乃至武装实力,开始事实上具备了与荷兰,英国殖民当局抗衡的资本。
3—金融系统重整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滞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发达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银行是把民间剩余资本集聚起来配置到生产环节,实现财富滚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通道。帝国在犹太人的指导下建立了近代金融体系,但同时坚持了金融自主,严格限制外资占比。帝国仿效英格兰银行建立了中央银行,但实行国有,统一进行发钞和信用监管,制订基准利率,进行外汇买卖。
帝国的商业银行系统,以郑氏和国有控股的银行为骨干,对民间资金有审核地开放并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发达的金融信贷体系,中国民间资本得以调动,士绅有余财而缺乏工商业能力的,或资本不足的,可以通过银行获取固定收益,而银行放款给工商业者获取息差。
这样历史上外国银行源源不断从中国抽取资本的情形就不会发生,中国历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民间财富得以发挥作用,成为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历史上,1907年美国银行存款总额43亿美元,包括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210亿美元。考虑到本时空中国的金融机构基本就是银行,目前设定1904年全国所有银行的总资产达到一百二十亿华元,其中股本金二十亿华元。
目前主要的银行包括:
帝国银行(中央银行)
八大银行:皇家华夏银行(皇室基金会控股),皇家工商银行(皇室基金会控股),帝国振兴银行(国有控股),交通银行(国有控股),庆余银行(胡雪岩家族控股),华兴银行(徽商联合出资),华商银行(爪哇李家控股),广东联合银行(广东商人联合出资)
良好的金融体系,提高了帝国的信用,降低了发债成本。
4-甲午战后没收的财产
甲午战后,对于满清皇室,旗人,贵戚窃据的国民财产,以及甲午战争中打着勤王或独立的旗号响应满清和日本进行颠覆活动的叛国者财产一律收入国库。
部分不动产,如田庄,宅邸,园林等,进行了公开拍卖,所得纳入国库。
这部分财产总额估值高达二十亿华元,尤其是不动产很多。此外还有大批的古玩珍宝字画。目前每年依然会继续进行古玩珍宝的拍卖,所得补充财政。
还有大部分田庄作为国有农场,包括荣军农场,进行规模化农业的试验基地。
当然,有不少满清贵戚跑到了俄国日本,他们在外国银行的存款也就跟着外流了。
5-自身滚动积累。
自1875年开始,帝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实践,由于帝国持续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商业发展很快,皇室和国有控股产业以轻工起步,一步步完成升级,并成为重化工业和金融业主力,从1885年开始,每年的资本税前综合回报率平均达到百分之十。这部分资金,大部分都以各种形式重新回流实体经济。
镇国军时代,南洋总理衙门辖区的外贸逆差在1890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