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世界杯半决赛!
宁骁龙耸耸肩:“我的意思就是,别小看他们,朱指导当年精心打造的352力拼中场的防守体系还是有些门道的,那年能像橡皮糖一样黏住日韩朝,猥琐地取得冠军,说明虽然打的不好看,想破也不容易。但36队呢?就是要用锋线压得对面没有喘息之机。在这之前,他们也是很久没有用过复古阵了,这场用了,可以说是战术十分冒险大胆,也可以说他们有信心在个人能力上有优势……”

  和陆逐虎讨论了一下他们是怎样用球员的不同特性将朱指导的爱将们分化瓦解,又是怎样让朱指导的猥琐阵消逝于无形的,回顾起来陆逐虎也不得不承认,老谭戴总冯二叔他们,的确是与以前不一样了。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这只球队为什么反而变得比我们后来熟悉得多的那些球队都要强了,他们有巴萨皇马热身,别的时期的国家队也有啊,他们又集中营先进的训练场地和体育设施,别人也有啊,怎么反而在身体、技术、年龄、理念都不如的情况下,反而逆袭了呢?你可以说李惠堂、孙锦顺、周贤言这几位都是中国队历史上各自位置天赋最强的几个人,但比赛也不是光靠一两个人踢好的,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天赋足球。”宁骁龙拍了拍陆逐虎:“想来想去,真特么是学历因素啊!”

  在当下,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学历有多高呢?平均下来有高中吗?可能现实还真的挺残酷的。刨除陆逐虎这个在国内上了“双非”二流大学的“超级高材生”(当然后来去了东京大学镀金),甚至正正规规拿到高中毕业证的都没几个。在这次参加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中,来自富德的池中国已经是特殊的存在了——他可是一名正经的“全日制高中毕业生”!虽然从小就热爱足球,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业,选择读的是全日制高中,毕业于省重点中学的延边一中。高考完之后,他才去一些俱乐部试训的,那时候已经18岁。(这么一比较陆逐虎起步也不算晚嘛。)

  而除了陆逐虎和池中国这两个“奇葩”,大部分球员都是从专业足校上来的,他们又是怎样学习的呢?很多人一直都认为专业足校不重视文化课,其实也不然,好的职业足校无论是文化课还是足球课,时间安排也都是合理的。语数英数理化政史地都不缺,甚至也有书法、钢琴,培养非常全面。毕竟能当职业球员培养的都是“精英家庭”了,不缺钱。

  可是,平时不用考试啊,就算考了,不及格也没事啊——就像普通大学生是什么学风,也都很清楚了。

  中高考学生还是要参加的,但能拿到毕业证的人……懂的。而且踢球上去了,也不缺这个破证。

  反观36年这批国脚,反差就很大了。

  首先,他们也都是各大球会的球员,每年有联赛、杯赛,隔段时间还有全运会、远东运、奥运会。

  然后他们也都在当时各大名牌高校里取得了学历学位。

  周贤言,上海交大学士,留美硕士;

  陈镇和,暨南大学学士,同时中央航空学校毕业;

  戴麟经,上海交大工商管理学士,暨南大学毕业经济学硕士;

  徐亚辉,暨大学士,广东航空学校毕业……

  就连广州、香港、天津等处的国脚,也是油麻地书院、新学书院等学校毕业的。

  李惠堂反而在这里面显得特殊一些,他是从南华梯队上来的,有点像“足校”的意思,但是他也曾以优异成绩考上皇仁书院,16岁时英文水平就已经优于普通大学生,更不要说小时候就被老爸从老家召到香港,请秀才在家中授课,国学素养也是极好的。

  比起来,也就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