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节 不是不相信,而是真的没见识过这种技术
�年……”

  十几位组员连连点头,是的,是有这种说法。

  正如木刻、玉雕需日日把玩以形成包浆,铜炉也需要常年‘火养’。

  在温火的烘烤之下,铜炉的皮壳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温润,越来越耐看。

  这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

  这也是铜炉珍贵的一个原因。

  被火养出完美包浆的铜炉,价格与普通铜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虽说包浆需要慢慢温养,但也有一种奇特的速成方式。

  我记得王世襄在《漫话铜炉》曾记录:王父的好友赵李卿先生,曾将新淘到的一具蚰耳炉浸入杏干水煮一昼夜,去除表面污垢,随后把烧红的炭或煤块夹入炉中,或把炉放在炉子顶面上烤,一夜烧成润泽无瑕的棠梨色!”

  有吗?

  十几位学者面面相觑。

  抱歉,恕他们孤陋寡闻,真没听说过这种方法。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我去翻一下这本书。”

  王副组长都不知道该如何舔了,毕竟他压根不知道这种方式啊。

  过来一段时间,王副组长拿着文件过来了,他是打印下来的。

  上面确实有一段,但只是随笔提及,占据的篇幅不多。

  于是……

  一群学者眼巴巴的望着秦淮。

  不是他们不信,而是,真的没有见识过这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