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我的近况
�难,从心理学上讲,这个可能性十分之大。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生了孩子要好好带,自己带,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和父母不亲的。心理依赖对象不是你,那就没法管,孩子不会听的。
回归正题。
小时候家庭负担很大,父亲吃的苦不少,在我这个年纪便有了支气管炎,心情不好的次数可想而知,没人会在重压下还保持心情。
我不干活父亲就发怒(他的活远重于我),我做的不好也发怒,偏偏不好不是主观造成的,而是客观的突发情况。
哪怕没有突发问题,他脾气不好也会拿点小事发怒,脸色很是不好。
不发泄一下,他憋着也实在是难受。
少年时代,在我眼里父亲就是喜怒无常的暴君。
我一做家里的事情,就可能面临惩罚机制。
我并不知道,怎样才能半点错也没有,那几乎没有可能。
这导致我有一个条件反射,将劳动和坏脾气的父亲挂钩,转而和不良情绪挂钩。
那时候给家里做事情,一切都理所应当,没有奖励机制,尽管道理是道理,可也让我分毫的期待感也没有,成就感也低的很。
十二岁之前家里特别穷,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事情,天天有,年年有。
做事,没有奖励,一切理所应当,做的好与不好,都有极大几率面临惩罚。
那还做事情?做个毛线。
所以,我潜意识里就认为,劳动不是什么好事,做事情不是什么好事。
一有做事情的意识,伴随而来的就是负面感受,潜意识就会让我抗拒。
原动力太弱了。
回想起来,我那时候大概就是一只小白鼠,不断的触电当中,驱使着做事,做事的时候又电两下。
“下来干活!”
听到呼喝声,皱着眉头,我来了。
“快做事!”
好,我做事。
做事的时候,做的不好挨骂,做得好没缘由也挨骂。
就像小白鼠又被电了两下。
敢问,我是该接受呢,还是该逃避呢?
挺好笑的。
察言观色,惴惴不安的日子,不好受,尽管平日里父母对我很好,远比对他们自己好。
只是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顺带波及了孩子。
穷苦,本就是一种原罪,天生伴随着不幸的枷锁。
我当时逃避的方式,就是独处,睡觉,躺床上(直到现在,这依旧是我习惯的状态),因为也没别的方式。
不喜欢有人喊我,因为那意味着麻烦和痛苦,大部分时候是没好事和好感受的。
我孤僻的性格,或许和这,有部分的关系。
(我的姐姐,脾气和我爸一脉相承,又有部分和我相似,高中时代就时常和家里闹矛盾,父母看来,她懒到了极致,除了吃饭就窝自己的房间,尽管她曾经也勤快的很。奇怪的是,我爸也不喜欢别人喊他,喜欢自己呆着,这或许又源于更上一辈的家庭了。)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生了孩子要好好带,自己带,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和父母不亲的。心理依赖对象不是你,那就没法管,孩子不会听的。
回归正题。
小时候家庭负担很大,父亲吃的苦不少,在我这个年纪便有了支气管炎,心情不好的次数可想而知,没人会在重压下还保持心情。
我不干活父亲就发怒(他的活远重于我),我做的不好也发怒,偏偏不好不是主观造成的,而是客观的突发情况。
哪怕没有突发问题,他脾气不好也会拿点小事发怒,脸色很是不好。
不发泄一下,他憋着也实在是难受。
少年时代,在我眼里父亲就是喜怒无常的暴君。
我一做家里的事情,就可能面临惩罚机制。
我并不知道,怎样才能半点错也没有,那几乎没有可能。
这导致我有一个条件反射,将劳动和坏脾气的父亲挂钩,转而和不良情绪挂钩。
那时候给家里做事情,一切都理所应当,没有奖励机制,尽管道理是道理,可也让我分毫的期待感也没有,成就感也低的很。
十二岁之前家里特别穷,一天到晚有做不完的事情,天天有,年年有。
做事,没有奖励,一切理所应当,做的好与不好,都有极大几率面临惩罚。
那还做事情?做个毛线。
所以,我潜意识里就认为,劳动不是什么好事,做事情不是什么好事。
一有做事情的意识,伴随而来的就是负面感受,潜意识就会让我抗拒。
原动力太弱了。
回想起来,我那时候大概就是一只小白鼠,不断的触电当中,驱使着做事,做事的时候又电两下。
“下来干活!”
听到呼喝声,皱着眉头,我来了。
“快做事!”
好,我做事。
做事的时候,做的不好挨骂,做得好没缘由也挨骂。
就像小白鼠又被电了两下。
敢问,我是该接受呢,还是该逃避呢?
挺好笑的。
察言观色,惴惴不安的日子,不好受,尽管平日里父母对我很好,远比对他们自己好。
只是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顺带波及了孩子。
穷苦,本就是一种原罪,天生伴随着不幸的枷锁。
我当时逃避的方式,就是独处,睡觉,躺床上(直到现在,这依旧是我习惯的状态),因为也没别的方式。
不喜欢有人喊我,因为那意味着麻烦和痛苦,大部分时候是没好事和好感受的。
我孤僻的性格,或许和这,有部分的关系。
(我的姐姐,脾气和我爸一脉相承,又有部分和我相似,高中时代就时常和家里闹矛盾,父母看来,她懒到了极致,除了吃饭就窝自己的房间,尽管她曾经也勤快的很。奇怪的是,我爸也不喜欢别人喊他,喜欢自己呆着,这或许又源于更上一辈的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