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黎族美食
任务胜利凯旋,烟儿已经等的不耐烦的跑到一边的休息区去了,等晋阳找到她的时候,本还以为她会对自己去了这么长时间生气的,却没想到她这会竟然坐在一张小石凳子上,和晋妍这丫头一起埋头吃的正欢呢,根本没时间搭理自己。

  一个用四根粗木头支撑的茅草亭子,一张不大不小的石桌,大概一平方大小的样子,四周摆放了几张小石凳,看着挺古朴的。

  桌子中间有一口小铁锅,底下有个炭火炉子,咕噜咕噜的冒着香喷喷的热气,也不知道里面炖的啥玩意。铁锅旁边还摆放了好多其他种类的食物,有竹筒子,看起来应该是竹筒饭,还有一种全体铜黄的饭,也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另外还有几样晋阳也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东西,反正看起来都奇奇怪怪的。

  烟儿和晋妍两人面前都有一个盘子,里面装满了各种食物,每人手边还有个杯子,里面好像是酒还是饮料来着,远远的也看不太清楚,这会两人正撸着袖子,就差没有手脚并用了,正在啃一串烤肉,吃的嘴角直冒油,简直别提有多香了。

  还能说什么呢,自己一上午都饿的不行了,还得帮她们买这买那的,结果倒好,她们自己先吃上了,也不知道等等人,晋阳苦笑着走过去把手里拎着的大包小包放下,准备也来凑合一顿。

  嗯,主要是这些食物闻起来真香啊!

  她们喝的酒好像是黎族特有的一种酒,是用一种叫做“山栏”的东西酿成的。

  黎族酿造甜糟的“山栏”既是造酒的上料,也是黎族兄弟食用的主粮。他们长期形成了一种造饭法:竹筒饭。这种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兄弟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

  黎族做竹筒饭,必然是以竹筒为锅。截一节大山竹头开口,注进米,及适量水,封口后置入柴火中烧烤,竹筒表皮烤焦便意味着饭已做好,竹筒饭一般用于出狩猎时用,原封不动的竹筒饭干置五至六天仍不变味变质。大多数人为了调节味道,会在米中混入大豆、蛋及肉类,添作料等,烤熟后则风味更佳。

  食用竹筒饭,先用刀子将竹筒“开膛破肚”,米粒上带着五花肉、胡萝卜、香菇和广式腊肠粒等,颜色搭配鲜艳,看着十分诱人。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让竹筒饭色香味俱全。香味混着竹子的清香直窜入鼻孔。吃时,饮一口黎家“山栏酒”,咬一小口竹简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苏轼曾写到:“庇者竹瓦,载者竹筏”就是指竹筒饭的特色。

  竹筒饭一般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在家里招待客人时才做,但现在已演变成黎家的一道家常菜。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传统风味美食。

  此外黎族兄弟还爱吃南瓜饭、黄色饭等。南瓜饭所用南爪并非一般南瓜,只能用山栏地中种植的旱地瓜种,俗称“山鹿南瓜”,其瓜肉质结实,完全成熟后每个只有两至三斤,肉质比一般瓜色泽深,呈橘红色。除皮除籽之后切成小块,与泡过的糯米拌和,置于竹制蒸具,进锅蒸一小时即可。熟后瓜、米饭品质酥软,疏散不粘,口味清郁耐品。再加上加适宜作料鱼肉更佳。

  黄色饭所用米就是山栏糯米,煮法与常法同,但在米中加进适量的优质南药。如山黄姜、牛大力、土藤根叶等。做成后饭呈黄色,所以叫黄色饭。这种饭有补血、提神、强身作用,可疗水肿、贫血等病,实为一种药膳。黎族民俗中的黄饭用于招待舅舅、头人或久别的亲属,可见在黎民眼中黄色饭的地位。

  聪明的黎族兄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尤其是在对饮食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食谱,其中最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