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大唐第9部分阅读
��舒畅。机会,终于来了,由自己组建,好,自己就训练一支无敌的精锐之师
他在豫章府管家的引领下来到李世绩的大营。进帐之前,薛枫定了定神,马上要见到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名将了。
学历史的他,对李世绩可谓熟悉之极。其人,本性徐,名世绩,字茂功,后唐高祖李渊赐姓为李,遂改名李世绩,因避李世民忌讳,又称李绩。也就是民间传说演义小说中的传奇人物“徐茂功”,凌烟阁24功臣之一。
李世绩高座帐中,下边坐着两排将佐,他的旁边,还有一位,虎背熊腰气势不凡,正是自己前番与之大赌酒令的程咬金。
薛枫躬身一礼,“神机营都尉薛枫拜见英国公”
“薛统领请起,太子殿下已经照会本公了。”李世绩声音很是低沉。说实话,李世绩认得薛枫,那次房府的赌斗酒令,给他留下印象极深,但他对薛枫却没有什么好印象。他是一员武将,素来对吟诗作对的文人不太“感冒”,认为他们过于酸腐
一旁程咬金大笑起来,“薛枫啊,老夫对你的酒令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听说你居然还文武双全,不简单哪英国公啊,薛枫也是个人才,有他进入我大唐军队,可是又增加一位虎将啊”
李世绩淡淡一笑,“从军打仗,不仅要有武艺,还要有谋略,这不是小孩过家家那么简单。薛都尉,你对用兵之道,知道几何”
“回大将军,薛枫认为,兵者,重在计,轻用兵;重伐谋,轻阵冲。”薛枫沉吟一会,将他以前读过的一段兵法阐述结合自己的观点,缓缓而言。
“说得倒是不错。我再问你,为将者当如何”李世绩微微点头。
“为将者,应首重与士卒同甘苦凝聚人心,次以精神感召鼓舞士气,最后才是严格军纪做到令行禁止。”
“幼稚之见。为将者,必须首先要严明军纪,才能统一全军,这是最重要的。再者,将是将,兵是兵,等级森严,岂能平等如果平等,将又凭什么统率士卒”李世绩大摇其头。
薛枫苦笑,他忘了这是在大唐了,他居然下意识地把现代文明社会的“治军”理念说了出来,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第二十一章 正式从军
长吁一口气,薛枫望着高坐于帅座之上、颇具统帅气势的李世绩,道:“英国公大人,将与兵,固然有等级,有界限,但如果要想将兵一心,只有同甘共苦,让兵与将心灵联系在一起,上下同欲,才能无往而不胜。可以试想:在一支军队中,将者能体恤部属,仁爱带兵,士卒必会感恩戴德,士气倍增。当然,这是适度的,过度则无以树立将威。”
李世绩听罢,愣了一下,貌似听上去有些道理哦他认真地打量了薛枫一眼,“本公没有料到,薛都尉对为将之道,还颇有见地。看来,平日里是熟读兵法策略,有备而来啊”
“回英国公大人,薛枫在乡间之时,屡屡听闻英国公和卢国公等诸位当世名将征战沙场,为大唐立下千秋伟业的事迹,心中便自以诸位国公大人为楷模,白昼习武,夜读兵法,企盼能有一天,效仿国公大人纵马沙场报效大唐。”作为一个现代人,薛枫很适宜地说了几句奉承话。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自古皆然。李世绩固然是一代名将,但谁不愿意听好话呢看着眼前这个以自己为偶像的青年,李世绩忍不住微笑起来,“薛都尉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
程咬金也高兴地抚着胡须,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薛枫啊,好样的,有抱负有志向,明儿个,卢国公我专门教你兵法策略
他在豫章府管家的引领下来到李世绩的大营。进帐之前,薛枫定了定神,马上要见到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名将了。
学历史的他,对李世绩可谓熟悉之极。其人,本性徐,名世绩,字茂功,后唐高祖李渊赐姓为李,遂改名李世绩,因避李世民忌讳,又称李绩。也就是民间传说演义小说中的传奇人物“徐茂功”,凌烟阁24功臣之一。
李世绩高座帐中,下边坐着两排将佐,他的旁边,还有一位,虎背熊腰气势不凡,正是自己前番与之大赌酒令的程咬金。
薛枫躬身一礼,“神机营都尉薛枫拜见英国公”
“薛统领请起,太子殿下已经照会本公了。”李世绩声音很是低沉。说实话,李世绩认得薛枫,那次房府的赌斗酒令,给他留下印象极深,但他对薛枫却没有什么好印象。他是一员武将,素来对吟诗作对的文人不太“感冒”,认为他们过于酸腐
一旁程咬金大笑起来,“薛枫啊,老夫对你的酒令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听说你居然还文武双全,不简单哪英国公啊,薛枫也是个人才,有他进入我大唐军队,可是又增加一位虎将啊”
李世绩淡淡一笑,“从军打仗,不仅要有武艺,还要有谋略,这不是小孩过家家那么简单。薛都尉,你对用兵之道,知道几何”
“回大将军,薛枫认为,兵者,重在计,轻用兵;重伐谋,轻阵冲。”薛枫沉吟一会,将他以前读过的一段兵法阐述结合自己的观点,缓缓而言。
“说得倒是不错。我再问你,为将者当如何”李世绩微微点头。
“为将者,应首重与士卒同甘苦凝聚人心,次以精神感召鼓舞士气,最后才是严格军纪做到令行禁止。”
“幼稚之见。为将者,必须首先要严明军纪,才能统一全军,这是最重要的。再者,将是将,兵是兵,等级森严,岂能平等如果平等,将又凭什么统率士卒”李世绩大摇其头。
薛枫苦笑,他忘了这是在大唐了,他居然下意识地把现代文明社会的“治军”理念说了出来,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第二十一章 正式从军
长吁一口气,薛枫望着高坐于帅座之上、颇具统帅气势的李世绩,道:“英国公大人,将与兵,固然有等级,有界限,但如果要想将兵一心,只有同甘共苦,让兵与将心灵联系在一起,上下同欲,才能无往而不胜。可以试想:在一支军队中,将者能体恤部属,仁爱带兵,士卒必会感恩戴德,士气倍增。当然,这是适度的,过度则无以树立将威。”
李世绩听罢,愣了一下,貌似听上去有些道理哦他认真地打量了薛枫一眼,“本公没有料到,薛都尉对为将之道,还颇有见地。看来,平日里是熟读兵法策略,有备而来啊”
“回英国公大人,薛枫在乡间之时,屡屡听闻英国公和卢国公等诸位当世名将征战沙场,为大唐立下千秋伟业的事迹,心中便自以诸位国公大人为楷模,白昼习武,夜读兵法,企盼能有一天,效仿国公大人纵马沙场报效大唐。”作为一个现代人,薛枫很适宜地说了几句奉承话。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自古皆然。李世绩固然是一代名将,但谁不愿意听好话呢看着眼前这个以自己为偶像的青年,李世绩忍不住微笑起来,“薛都尉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
程咬金也高兴地抚着胡须,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薛枫啊,好样的,有抱负有志向,明儿个,卢国公我专门教你兵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