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一个人一百两
��林的担忧也是不无道理的。

  “河岸两边给朕加固,同时栽种树木和花草,朕希望看到邕州成为一个漂亮的花园城市,蔡知府,你有办法吗?”明剑又说道。

  城市绿化,是非常重要的,人口越多,绿化越是要搞。

  蔡林说道:“回禀官家,臣尽力去做。”

  考察了一阵,基本的稻田、旱地都给取分开来,明剑也拿出了大量的种子来,有杂交水稻、花生、蚕豆等,让蔡林安排人种植。

  “水稻争取种植三季,这儿的天气足够了,农民有了粮食,那么,经济就会发展起来,到时候一切都会好的。把山上的杂草统统割下来,燃烧之后放入稻田里作为肥料,没有用的树木,也砍掉,不过不能全部砍掉,免得土壤流失,造成自然灾害。再者,多养殖牲畜,牲畜的粪便就是最好的土家肥,这对种植庄稼就有利了。”

  明剑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现在没有化肥和农药,明剑也不打算从现代社会引进,他打算种植纯天然的,吃了没有危害。

  两广地区的山林多,可以弄出不少的土家肥来。

  顺便,也将土地给开垦出来。

  蔡林等人听了,对明剑的认识也挺佩服的。经过一天的巡视之后,邕州的情况,明剑已经基本了解。

  这儿就是欠开发,人口太少。

  人口从哪里来?

  除了移民,还有俘虏也是可以的,到时候打仗肯定能够俘虏不少人,全部都送这儿来开发。

  第二天,钦州和廉州的知府也到了,两人将各自的情况作了介绍,基本上,也跟邕州相似。

  明剑提出同样按照邕州的发展规划来,选定聚居区,同时大力改善交通状况,发展农业生产。

  在邕州呆了三天,明剑离开了。

  沿着两广转了几天,明剑发现这个地区果然是不毛之地,人口稀少,气候闷热,要想发展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岭南这么大,实在是太可惜了。

  但是,谁也没有办法着急,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除了邕州三州之地,明剑又在广洲也停留了三天,同样将广洲定为聚居城市,让广洲知府尽量将人口集中在广洲城里。

  在更远的琼州,明剑也去走了一遭,那里人更少,有许多人,都是流放的犯人。

  当然气候也是热得不行,这个地方,没有好好的归化,的确不太适合人类居住。

  明剑都有种从现代弄些空调到琼州的想法了,不过后来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操作,只能作罢。

  到第八天的时候,明剑返回了汴京城,整个岭南地区的情况,他也基本上有了了解。

  回来之后,明剑马上就将内阁成员召集了起来,将岭南的情况说了一遍。

  “各位爱卿,那么大一片地盘,人口竟然只有三十万户不到,偌大个琼州,人口更是只有几千户!这可是不行的。目前哪个地方人口比较多?”明剑问道。

  李若水说道:“官家,当然是汴京城人口最多了,莫非官家想向岭南移民?”

  明剑说道:“是啊,不过,需要理智的移民,不能影响到当地的发展,毕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着急。”